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图说书史隶书
《孔宙碑》
2008-01-11 shxw 书法入门 1893 ℃ 1
《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东汉延熹七年(164年)7月立。隶书,碑高7尺3寸,广4尺。碑阳15行,每行28个字。额阳文篆书2行10个字。碑阴3列,上2列,各21个字,下列20行,上题“门 ...... -
白砥临古·行草篇(十四)
尚意书风之黄庭坚“描字”
2008-01-11 shxw 书法入门 1206 ℃ 0
黄庭坚是“苦学派”。其小字书法优雅闲适,格调几在东坡之上,用笔、结字无可挑剔,但黄并不以此为满足,其作以大气、纵横、多变、创新为主题。用笔欲擒故纵,结构苦心经营,别开 ...... -
姜夔《续书谱》释读(十三)
翻译 邓散木 解读 曹 建
2008-01-11 shxw 书法入门 684 ℃ 0
【原文】性 情 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其说见于昌黎《送高闲序》。孙过庭云:“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彫疏。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 ...... -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五)
90、“旂”与“旗”是同字吗? “旂”与“旗”不是同字。二字至今在词书中仍并存。“旂”与“旗”都是古代军中的旗子,但不是一种旗子。“旂”是古时饰以铃铛的旗子。《说文解字》释“旂”:“旗有众铃以令众 ......
2008-01-11 shxw 书法入门 953 ℃ 2 -
碑帖鉴定中的题跋和印章
《曹全碑》题跋和印章
2008-01-04 shxw 书法入门 608 ℃ 0
一、题跋和印章的作用
收藏家往往在拓本前后附页广征金石家的题跋,这些题跋就可以作为鉴别拓本的参考。
汉《祀三公山碑》,前人著录:乾隆三十四年元氏令得 ...... -
碑帖拓片的价值
1、史料价值。宋欧阳修《集古录》自序称:“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学。”所谓阙,即史传失载;所谓谬,即史传误载。补史之阙、正史之谬,就是的史料价值。碑帖拓片中较常见的是墓碑和墓志,墓 ......
2008-01-04 shxw 书法入门 548 ℃ 0 -
"碑"与"帖"的区别
"碑"的称谓最早起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三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栓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 ......
2008-01-02 shxw 书法入门 1318 ℃ 0 -
碑帖鉴赏术语
□书法 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等。一般要求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 ......
2008-01-02 shxw 书法入门 671 ℃ 0 -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四)
84、“並”与“并”有何区别?
2007-12-28 shxw 书法入门 2156 ℃ 0
“並”与“并”原为两字,汉字简化时废止了“並”,其义由“并”代替。“並”的本义为“竝”,其义有五个:一、表示两种事物并列。比如:“並立、並肩”等。二、表示两种事物 ...... -
图说书史----隶书
690){this.width=690;}" border=0>
2007-12-28 shxw 书法入门 1320 ℃ 1
《乙瑛碑》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也称《汉鲁相请置百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153年)立。石在山东曲阜孔庙,隶书,碑高7尺8寸5分,广3尺7寸。 ...... -
创作的表现形式
很长一段时间,《玄秘塔》都是我习书的唯一范本。而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诸家楷书的系统临习及对《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的广泛涉猎,让我懂得了探寻自我、张扬神采,书法的个性在作品中逐渐体现。 ......
2007-12-28 shxw 书法入门 1004 ℃ 5 -
变法图新的《李思训碑》
《李思训碑》又称《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碑》,唐开元八年(720年)书,现存陕西蒲城县,共30行,每行70个字,是行书入碑的代表之一,为唐代大书家李邕所书。李邕(678~747年),字泰和,广陵江 ......
2007-12-28 shxw 书法入门 1564 ℃ 0 -
由帖入碑的萧迁书法
历史上的法帖,常常有好多种称谓。稍不留神,就会误以为是两本不同的法帖。前年初冬,我有幸在朋友处读到近代书家萧迁27岁时所临习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不禁肃然起敬。观后,觉得此作所临的即为《同州圣教 ......
2007-12-28 shxw 书法入门 556 ℃ 0 -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六)
【原文】
2007-12-28 shxw 书法入门 1597 ℃ 0
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 ...... -
姜夔《续书谱》释读(十二)
翻译 邓散木 解读 曹 建
2007-12-26 shxw 书法入门 1172 ℃ 0
【原文】迟 速 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必先能速,然后为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务速,又多失势。 笔 势 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 ...... -
姿态横生耐寻绎——品读金农的隶书
690){this.width=690;}" border=0>
2007-12-26 shxw 书法入门 731 ℃ 0
金农的书法风格在“扬州八怪”中是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书法所体现出的高妙品位和新奇的创造性,率真、古朴、淳厚的意境,是同时代其他书法家所难以比肩的,金农曾自 ...... -
《张迁碑》:见证沉厚的历史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东汉灵帝中平3年(186年)2月立。原石在无盐(山东东平),明初出土,石现存山东泰安岱庙。碑高314厘米,宽106厘米。碑阳15行,每行42字; ......
2007-12-24 shxw 书法入门 3000 ℃ 0 -
学篆絮语
690){this.width=690;}" border=0>
2007-12-24 shxw 书法入门 712 ℃ 0
我是从小篆开始习篆的,其间涉猎秦小篆和清人篆书。临习小篆可以锤炼线条的质量,锻炼腕力,规范笔性,这是习篆的一个重要基础。由于小篆结体较固定,具有装饰之美 ...... -
宋克《杜甫壮游诗卷》的“杂体”意识
690){this.width=690;}" border=0>
2007-12-20 shxw 书法入门 1178 ℃ 0
《杜甫壮游诗卷》是明初宋克(1327~1387年)杂体草书的代表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中叶书家商辂在卷后作了形象的评论,称其“鞭驾钟王,驱挺颜柳,莹净若洗,劲力 ...... -
王展鹄草书横幅点评
690){this.width=690;}" border=0>
2007-12-19 shxw 书法入门 1330 ℃ 1
赵刚(陕西):
作者运笔流畅,起伏跌宕,对草书有一定的理解,映带、顾盼、起伏明显,在墨色上也有变化的冲动。然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书家个人各方面素养综合的反 ...... -
砚边感言
●功在不懈,道在坚持。 因为喜欢,所以我们坚持,坚持自己的书法理想。 尽管很难。
2007-12-17 shxw 书法入门 523 ℃ 1
●坚持,只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它丝毫不代表什么结果,如果把自己放到上海,乃至当今书坛,我们只是沧海一 ...... -
书法形式包装批评
书法重形式包装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到了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书展形式至上愈演愈烈。我们不会忘记,每次国展前全国各地举办的“国展培训班”,在老师们讲到形式包装的时候,学员们精力是最 ......
2007-12-14 shxw 书法入门 446 ℃ 0 -
繁简字知识问答(十三)
78、“蒙、濛、矇、懞”字义怎样区分?
2007-12-14 shxw 书法入门 949 ℃ 0
“濛、矇、懞”三字均已作为繁体字被废止了,含义为“蒙”所代替。写繁体字时,这四个字应按字义严格分开。“蒙”有三个读音,即“mēng”、“méng”、“měng”, ...... -
学书法的困惑
曾记赵孟頫曰:“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一直有此话在脑中盘旋,故谈起“创作”二字,生怕自己会堕入“薄俗可鄙”之境地。
2007-12-12 shxw 书法入门 2104 ℃ 1
已逾不惑之年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放 ...... -
再觅忠烈书魂——临颜真卿《争座位稿》
初观不喜,再观有味,终不肯弃,习颜真卿行书《争座位稿》,我有此感。
2007-12-11 shxw 书法入门 1688 ℃ 0
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指出:“惟唐初胎晋为息,终属寄人篱下,未能自立,逮颜鲁公出,纳古法于新意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 ......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97℃《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723℃书法的“狂狷美”
- 26608℃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62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96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76℃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