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书法重形式包装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到了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书展形式至上愈演愈烈。我们不会忘记,每次国展前全国各地举办的“国展培训班”,在老师们讲到形式包装的时候,学员们精力是最集中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下书展重形式比重功力兴趣更浓。我们不难见到,不管是篆书、隶书、楷书还是行草书作品,首先进入感官的是那五花八门的“形式创新”,而后才能感受真正的作品。书法,一窝风地追求形式包装,耗费了很多人的精力;很多人在玩弄书法形式包装的过程中也玩弄了自己。正所谓羊儿跟着马儿跑,结果被尘埃湮灭了独自存在的生命。
书法重形式包装,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是对形式的表面理解和对形式的克隆已而泛滥成灾。
书法的真正魅力是书法线条艺术的质量和作品风格、意境的品位,而不是形式。理智告诉我们,书法玩形式是不是在功力上玩精美了、在内容上玩生动了、玩深刻了,进而转向玩形式?如果不是这样,玩形式便是“玩火”。
书法的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也属于哲学上的一对范畴。书法的内容是指构成书法作品的内在要素的总和(包括文字、线条、墨色、印章等)。书法的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方式和表现形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所要求的存在方式服务。书法的形式作为文字内容的存在方式,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文字内容内部结构的方式和书体的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内形式;二是与内部文字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包括排列方式和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外部装饰处理),我们称为外形式。书法的内形式直接体现书法作品内在要素的构成关系。真正的书法外在形式美,总是诱发着人们去欣赏它,去追求它所显示的内在内容的美。原本它们是辩证的统一。
而当下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在形式至上的理念指挥下,几乎走上疯狂玩耍的程度,在追求形式美的过程中不惜牺牲书法的本质美。其主要表现形式有:1、有的用色纸、洒金纸争夺眼球,使书法的墨色退居第二;有的墨色落实在金铂上经过装裱工序被剥脱,又使线条质感遭受破坏。2、有的用多色纸进行拼构吸引视线,使书法的内在生动气息停滞。3、有的用色线打格(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书皆有),使书法的行气畅通受阻。4、有的将内容拆散,分割数片,然后一一组装,使书法内容的完整性布局变得支离破碎。5、有的色纸搭配不当,不能亲和内容、书体(也受色宣品种限制),大伤书法之雅。虽然构成书法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总体关系是多样性,但重要的是统一,是对和谐度的把握,一些人由于对美学原理的认识肤浅,对书法的形式美便缺乏理性的取值,总是想在形式的背后躲过功力的虚弱。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书法重形式包装一定要克服四种误区:1、无意义的独特性张扬。追求所谓的视觉冲击效果,淡漠传统功力和现代审美的表现能力。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品种,真正的视觉冲击力还是它的线条力量和风格意境的独特性。2、舍本求源。在形式至上的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以牺牲创作时的书写性情为代价,使书法作品创作行为变成一般产品的零部件加工行为(如一件作品书写切割成多个片断然后加以组拼),使书写的心境、性情、激情的连续推动莫名其妙地中断。3、忽视书法内在审美价值链的延伸。创作者在制造的许许多多的框框格格里束手束脚,左顾右盼,生怕越雷池一步。因此灵性被束缚,手脚被僵化,顿然“心虚”起来。在这种环境下写出的作品只能是写字层面的作品,书法的内在审美价值链──神韵、气格和贯穿始终的自然状态便遭严重破坏。4、不能准确估计形式效果而强行为之。不能把握形式服务内容的相倾相诉,走形式决定内容的错误道路,这种形式下的效果往往容易走向书法的空洞、苍白和缺乏生命力。
真正的书法家是不应被形式所役使、所左右的。
当下的书法家应当朝着揭示传统的经典和揭示自身内心精神世界的本质去思考书法创作,现代的书法家能真正通过书法这种艺术形式展示自己思想精神内涵的实在太少了。
九届国展之后,书法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该是搞好两手抓:一手抓书法传统功力的提高,一手抓文学、美学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再给书法形式包装煽风点火。让人们面对书法少一分躁热,多一分恬静;少一分忧患,多一分欣喜。
- 上一篇:繁简字知识问答(十三)
- 下一篇:砚边感言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