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论
-
小窗幽记(节选)
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树影筛风,浓阴蔽日,丛竹蝉声,远远相续,蘧然入梦,醒来命取榐栉发,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觉两腋生风。徐步草玄亭,芰荷出水,风送清香,鱼戏冷泉 ......
2007-09-20 shxw 历代书论 899 ℃ 1 -
入蜀记(节选)
十一日,过达洞滩。滩恶,与骨肉皆乘轿陆行过滩。滩际多奇石,五色粲然可爱,抑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犹见黄牛峡庙后山。太白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
2007-09-20 shxw 历代书论 1155 ℃ 0 -
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1987年中日兰亭书会
近三十年的兰亭,是兰亭历史上最热闹的阶段,是书法活动最多、层次也最高的一个时期。1981年4月7日至9日,江、浙、沪两省一市的著名书法家聚集绍 ...... -
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绍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迹众多,人文荟萃,名家辈出。自晋王羲之父子始,隋智永,唐虞世南、贺知章,宋陆游,元杨维桢,明徐渭、倪元璐,清赵之谦,大师迭出,代不乏人,是名副其实的“书 ......
2007-09-19 shxw 软笔书论 796 ℃ 0 -
对老年书法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书法事业在普及与提高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老年书法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这支队伍在推进书法活动逐渐复苏以至高涨的 ......
2007-09-17 shxw 软笔书论 396 ℃ 0 -
现代书法今昔谈
现代书法今昔谈——访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备教授
2007-09-17 shxw 软笔书论 442 ℃ 1
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文备先生曾策划并主持过一系列现代书法研讨会,并出版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本个人现代书法作品集。为此,笔者 ...... -
“笔软则奇怪生焉”引发的思考
许久以来,我一直想对毛笔“笔软”的特性以及这一特性所产生的独特审美效果作以探讨,怎奈思想总不成熟。今天偶然中再次翻阅到蔡邕的“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九势》)一语,又引发了我许多 ......
2007-09-17 shxw 软笔书论 230 ℃ 0 -
周景洛书法作品选登
...
2007-09-15 shxw 文房墨宝 8446 ℃ 19 -
亦论“虚”与“实”
揭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与思想,渗透到了军事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在企业管理、体育竞赛以及书画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 ......
2007-09-14 shxw 软笔书论 246 ℃ 0 -
揭子兵法与书法
在中国,《孙子兵法》可谓家喻户晓,明末揭暄所著的《揭子兵法》相对有些陌生,但《揭子兵法》是我国军事学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学秘籍,在军事理论界有着很高的 ......
2007-09-14 shxw 软笔书论 1066 ℃ 1 -
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拙文《由王彬子孙诸墓志引发出的思考》在《书法报》登载后,笔者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因为那篇文讨论的是碑志中的避讳现象,其实在一些法帖中,也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避讳问题。笔者尝撰《〈兰 ......
2007-09-13 shxw 软笔书论 281 ℃ 0 -
苏州近现代的书法教育
...
2007-09-13 shxw 软笔书论 1195 ℃ 1 -
米 书 管 见
690){this.width=690;}" border=0>690){this.width=690;}" border=0>
2007-09-13 shxw 软笔书论 645 ℃ 0
在宋“四家”里,米芾可以说是个性最强的。
米芾的书法临习面特别广,他自己说初学颜,后习柳,又学欧、褚、段 ...... -
小楷临摹与创作杂谈
朱勇方 1971年9月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少儿书法委员会副主任,绍兴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 ......
2007-09-12 shxw 软笔书论 2182 ℃ 11 -
小议《兰亭序》中的改动涂乙现象
现今传世的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兰亭序》帖本,虽化身成百上千,但皆来源于一个统一的祖本无疑。因唐修《晋书》王羲之本传所引《兰亭序》文与帖本一致,加上后者又有改 ...... -
书法艺术风格漫谈
...
2007-09-11 软笔书论 234 ℃ 0 -
《兰亭序》真迹下落考
从唐宋间相关的文献记载看,在记述《兰亭序》真迹的流传过程中虽情节内容各有异同,然较为一致之处就是其故事的结局:即《兰亭序》真迹经过种种周折,最终归于唐太宗,后来陪葬于昭陵。真 ......
2007-09-11 shxw 软笔书论 3954 ℃ 2 -
张伯英和他的《种菊歌》
“我爱种黄花,黄花嫌我俗,灌溉顺定时,殷勤还不足。花开两三枝,不黄又不馥,朵含终不开,叶茂层层绿。无聊酒一樽,难把新诗促,人生天地间,岂能尽如欲。不怪菊无情,只恨我无福,来年 ......
2007-09-11 shxw 软笔书论 266 ℃ 0 -
战国青铜器铭文艺术的启示
魏兵然 196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198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1991年结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心理学研究生班,2005年结业于河北师大美术学院山水画研究生课程班。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篆书专 ...... -
《四库全书》与佣书
抄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印刷术发明之前,一切书籍全靠手工抄写。但抄书的目的却不尽相同,有人是为自用,有人以此谋生。据史书记载,我国汉代就有以抄 ...... -
注重草法随意而不随便
书友温实之所作草书条幅,草法灵动,墨色丰富,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呼应及字法的笔画粗细搭配比较注意,有一定的草书基础与创作能力,此作是一件较为完整的草书作品,但细 ...... -
笔史述略(连载之一)
毛笔成为中国书画最重要的用具,是中华民族文化活动中的独特创造。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为一种手工艺制品的精致和多样,更在于它作为中华民族本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创造上所作出的富于 ......
2007-09-06 shxw 软笔书论 459 ℃ 0 -
笔史述略(连载之二)
五、诸葛氏制笔法及制笔
2007-09-06 shxw 软笔书论 504 ℃ 0
宣州制笔业自唐代崛起以后,至五代两宋有了更大发展。尤其诸葛氏制笔世家跨唐宋两代,技压群芳。其独到的制笔工艺和对制笔方法的改进,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诸葛氏制笔法,大大促进了 ...... -
书法创作中线条的形与意
内容摘要:对书法线条形意的理解与感悟,在临摹与创作阶段是不同的。创作中对线条形与意的把握,是以古典法帖为根基而强调创作家对技术、技巧的提升与再创作。其中既是对线条外部形 ...... -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书法审美转型
摘 要:当代书法审美转型突出表现在审美主体的构成与展览机制上。在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书法走向了展览机制并启动了广大群众对书法艺术的极大热情,与其它现代艺术一并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种从现 ......
2007-09-05 shxw 软笔书论 213 ℃ 0
- 搜索
-
- 10-17刘宪坤书法作品刘仕荣篆刻作品欣赏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39617℃千字文九条幅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三)
- 30981℃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证道歌”等长卷精品选登
- 20930℃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2034℃三字经八条屏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四)
- 10591℃苏东坡四大楷书名碑
- 10507℃书法与乐趣
- 9164℃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8561℃冯俊生书法作品欣赏(来稿)
- 8446℃周景洛书法作品选登
- 8166℃福建书法家宋峻作品选登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03三字经八条屏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四)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2-25书法家孙碧良入编《书坛英杰》专辑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05-21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一)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10-22黄道周真书《嘉命辞卷》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