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书论

  • 纸端乞米

        唐广德三年,关中大旱,五谷歉收。其间,颜真卿家也因此困窘,左支右绌,数米而炊,于是便向好友李太保李光弼求援,“拙于生事,举家食粥米已数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 ......

    2007-10-25 shxw 软笔书论 198 ℃ 0
  • 正确理解明星书法

        改革开放的非物质意义便是人的精神解放和人的最大限度的个性张扬。当书法被赋予文化素质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意义时,书法的泛化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先是作家写字。历史中的好字的确是文人们写 ......

    2007-10-25 shxw 习书随笔 365 ℃ 0
  • 当代青年书家批评系列之一  陈海良

    当代青年书家批评系列之一 陈海良

        编者按:自《当代中青年女书家十批评书》发表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欢迎。从本期起我们将把目光放到当代青年书家身上(约四十周岁以下),编者约请了二位批评家专门撰文评介,一位为旅美多年 ......

    2007-10-23 shxw 软笔书论 1322 ℃ 0
  • 廉价的文章值钱的字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鸣锣,预示着书法界新高潮的到来。紧接着,围绕九届书展,人们议论纷纷,发表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建议,为书法家们普遍关注的九届书展营造了舆论的氛围。
     &n ......

    2007-10-23 shxw 软笔书论 383 ℃ 1
  • 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7月7日,是一代国学大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遗体火化一周年的日子,中国艺术报社和中国书协中直分会在京召开了“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座谈会,邀请了20多位书法家参加座谈会,他们 ......

    2007-10-22 shxw 软笔书论 3968 ℃ 2
  • 仰观汉魏 下窥唐宋——书法创作漫谈

    仰观汉魏 下窥唐宋——书法创作漫谈

        翟立新 1966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师承王冰石先生,1994年曾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徐州市文联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

    2007-10-22 shxw 软笔书论 703 ℃ 0
  • 书匠与书家

        在书法圈子里我们常称某人为“书家”,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人,尽写古人(别人)的东西,尽抒古人(别人)的情,只在技巧上做文章,有匠气之嫌。“书匠”与“书家”到底有 ......

    2007-10-22 shxw 习书随笔 1132 ℃ 1
  • 如何将国展办成书法“奥运”

        当代人在书法历史长河中的贡献,能写进书法史的,少不了书法作品展览这一条。是我们这代人将书法推向展览,为弘扬悠久的书法艺术开辟了新境界。国展历时九届的打磨和完善,品牌影响日益增大 ......

    2007-10-22 shxw 习书随笔 190 ℃ 0
  • 黄道周真书《嘉命辞卷》

    黄道周真书《嘉命辞卷》

        黄道周,初名螭若,字玄度,亦字幼平、幼玄、去道等,号石斋、漳海石人、海表逸民、少仙子、赤松子等,福建漳州人。他学贯古今,通理学、天文、历数、易经,曾讲学于余杭大涤书院、漳郡紫阳 ......

    2007-10-22 shxw 碑帖 1081 ℃ 1
  •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卷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卷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系宋王室赵姓后裔。元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书、画、印样样精绝,其书法主张师法晋唐,作品多为表 ......

    2007-10-19 shxw 碑帖 4162 ℃ 0
  • 我读《废纸论》

        喜欢听到表扬是每个人的天性。但是,脱离实际的表扬就是谎言。并且,表扬听多了就会产生一种自傲心理,自傲的人很容易麻木,麻木后也就再也听不进真话了。而现在,稍微关注当下的人,都能看 ......

    2007-10-19 shxw 软笔书论 290 ℃ 1
  • 王羲之晚年的书学思想与草书创作

        研究东晋王羲之的书学思想(有称“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书法批评理论”等等),严格来说,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一开始就遇到传世的王羲之书学文献的真伪问题。
     &nbs ......

    2007-10-19 shxw 软笔书论 679 ℃ 0
  • 臆度晋人书“尚韵”

    ...

    2007-10-19 shxw 软笔书论 0 ℃ 0
  • 文徵明行书《昨来帖》

    文徵明行书《昨来帖》

        文徵明(1470--1559年),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初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工诗文书画,与祝允明、唐寅、徐桢卿合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 ......

    2007-10-17 shxw 碑帖 1014 ℃ 0
  • 包世臣艺舟双楫[节录]

     
    [说明]《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 ......

    2007-10-17 shxw 历代书论 835 ℃ 0
  • 钱锺书妙论“碑”“帖”之别

        日前偶见刊于1988年《人民日报》的一则短文——《关于书法之道的妙喻 》,作者陈封雄,为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之侄。文中记叙钱锺书先生关于书法的一段妙论,可谓字字珠玑。文不长,移录如下,并 ......

    2007-10-17 shxw 软笔书论 259 ℃ 0
  • 帖学何曾衰?——清民之际碑盛帖衰说之诘问

        基本上现有书法史文本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清民之际是碑学兴盛帖学衰微的时代。并且罗列了这一时期重要的碑学人物及成果来为之说项,所用的逻辑是碑学兴所以帖学衰或帖学衰所以碑学兴 ......

    2007-10-17 shxw 软笔书论 133 ℃ 0
  • 由“林佶四写”所想到的(下)

    由“林佶四写”所想到的(下)

        3、林佶对写刻书法和一般的书法艺术是怎样看待的?首先,古籍版刻书迹与普通意义上的书法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前者是实用工艺操作,后者是艺术创作,但二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彼此互补的关系。 ......

    2007-10-16 shxw 软笔书论 207 ℃ 0
  • 由“林佶四写”所想到的(上)

    由“林佶四写”所想到的(上)

        所谓“林佶四写”,即指清人林佶(1660年~?)手书汪琬(1624~1691年)的《尧峰文抄》(图1)、陈廷敬(1639~1710年)的《午亭文编》(图2)及王士祯(1634~1711年)的《古夫于亭稿》、《渔 ......

    2007-10-16 shxw 软笔书论 375 ℃ 0
  • 我与张伯英的翰墨渊源

    我与张伯英的翰墨渊源

        我家与著名书法家张伯英先生是世交。两岁时,我随时任北洋政府直隶省印花税处处长的父亲居住天津,家父孙式坡因崇敬苏东坡而取字慕东,爱诗文、喜书画、好收藏。时任段祺瑞政府秘书长的张伯 ......

    2007-10-16 shxw 软笔书论 238 ℃ 0
  • 荒荒油云 廖廖长风——读康成元将军书法

    荒荒油云 廖廖长风——读康成元将军书法

        司空图论诗列二十四品,“雄浑”居第一,良有以也。“返虚入浑,积健为雄。”何为“返虚”?何为“积健”?曰:“虚”者“实”之宾也;“健”者不息之自强也。“虚”与“健”为何化作“浑” ......

    2007-10-16 shxw 软笔书论 240 ℃ 0
  • 李自成何时去了太平天国

        读帖喜欢看妙趣横生的跋语,智慧之机锋,认识之独特,常常打破临帖时的迷惘。欣赏篆刻,也爱看边款。与跋语具有同等文化意趣的边款,曾无数次使我的眼睛为之一亮,那该是一次思想的顿悟。可 ......

    2007-10-16 shxw 软笔书论 192 ℃ 0
  • 晋阳杂记(下)

    晋阳杂记(下)

    四、书法英雄
        1993年,二十几岁的我第一次在洛阳参加了关于王铎的“王铎书法国际研讨会”,期间读到了一篇关于王铎与傅山的比较文章,用的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外国式的比较方法,即使在当 ......

    2007-10-12 shxw 软笔书论 222 ℃ 0
  • 晋阳杂记(上)

    晋阳杂记(上)

     


    沈鹏先生在仔细观看傅山书法碑刻
         傅青主是我久已崇敬的大师之一,因为书,更因为人!
        在我餐桌的墙上,挂着我用草篆写成的十个字:谁知盘中餐,粒粒 ......

    2007-10-12 shxw 软笔书论 318 ℃ 0
  • 意象与意境

    ...

    2007-10-11 习书随笔 155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