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论
-
十月怀胎与一朝分娩
陈天民 字玄伯,号奉天草民,别署易安庐主。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书协副主席。
2008-01-18 shxw 软笔书论 936 ℃ 0
书法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展最高奖,全国首届大字 ...... -
关于王羲之的晚年书迹问题(三)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书风与《丧乱帖》接近者凡八帖,即2帖、4帖、8帖、10帖、12帖、15帖、16帖、21帖。此八帖的日期、首结署名和具礼语字迹的写法与《丧乱帖》大致近似,若仅从书风推断,这些书帖与《丧乱帖 ......
2008-01-18 shxw 软笔书论 993 ℃ 4 -
从《抱瓮集》看曹宝麟的书学研究
曹宝麟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界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二十多年间,他运用传统的考据学方法,以传世书迹的考订为中心,对于宋代书法史的各个层面作了精深独到的研究。其成果汇编于最近由文物出版社推出的新版《抱 ......
2008-01-18 shxw 软笔书论 533 ℃ 0 -
书法必须“文不加点”?
近日在网上读到了几幅有趣的书作,令我顿生感慨。那几幅草书作品很奇特,每句之末都加上了点号,省去了读者的断句之劳。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也给人以章法活泼、通灵透脱的可爱感。在书法作品上加标点,我还 ......
2008-01-18 shxw 软笔书论 636 ℃ 3 -
也谈获奖的意趣
客居鹏城十几年,也多少沾染了南人的习性。岭南之地自古地卑而土薄,养不得懒人,实实在在才是养生的良方。此次“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广东举行,对广东从事书印的人来说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
2008-01-15 shxw 软笔书论 212 ℃ 0 -
何绍基碑帖结合的艺术实践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曾任四川学政使等官职。何绍基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当时书坛,碑帖两派,分庭抗礼,时风大变。而跻身其中的何绍基 ......
2008-01-15 shxw 软笔书论 592 ℃ 1 -
关于王羲之的晚年书迹(二)
(4)羲之行楷书尺牍为中心的书风考察
2008-01-15 shxw 软笔书论 1926 ℃ 1
为了从字迹上证明《丧乱帖》的书写时间,就需要旁参其它王帖。因此必须从王羲之尺牍中寻找出符合以下条件者:1、书体必须是行楷书。因纯草书之帖与《丧乱帖》的行书 ...... -
从李小山“今后坚决不写一篇收费文章!”说开去
最近,在北京通州区月亮河度假村召开的“首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上,一向语出惊人的李小山在会场上宣布:今后坚决不写一篇收费文章!
2008-01-11 shxw 习书随笔 786 ℃ 3
应该说,这是李小山先生在经历了相当时间写收费文章和洞察了其 ...... -
关于王羲之的晚年书迹问题(一)
(1)关于晚年书迹的研究方法
2008-01-11 shxw 软笔书论 1126 ℃ 0
南朝宋虞龢《论书表》记王羲之书法“迨其末年,乃造其极”(《法书要录》卷一),唐修《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亦载王书“至暮年方妙”。大概后世的“右军书法晚乃善”之类 ...... -
“新文人书法”与“诗意派书法”
“新文人书法”这个概念严格说来是一种泛指。它是指既有传统文人书法的某些特征,又有某些现代理念的一种创作流派。按照这一区分,当代的“智性书写”、“诗意派书法”、“性灵派书法”等都可划入“新文人书 ......
2008-01-11 shxw 软笔书论 369 ℃ 0 -
儒雅风格 文人情调——谈庞现军的书法与紫砂壶刻绘
我和庞现军的认识,缘于紫砂壶。最先见到的是他在胡永成先生制降坡泥贡鼎小壶上的刻绘:用凝练的游丝线刻画的人物,不仅造型准确,其作书深思的神态,也颇为传神;而壶另一面用行书刻写的“淡泊”二字,十足 ......
2008-01-07 shxw 软笔书论 574 ℃ 0 -
论茶
色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2008-01-07 shxw 软笔书论 264 ℃ 0
...... -
从周文郁“灵秀”题刻小考说起
绍兴羊山石佛寺有胜景“城隍峰”。唐朝吴越王钱镠奉诏,率杭八都兵,扎寨羊山,平董昌之乱,后又筑堤防洪,治理水患。羊山人为颂钱镠功德,在灵鹫旁筑殿塑像,奉级为“城隍菩萨”。殿前石峰随之名为“城隍峰 ......
2008-01-04 shxw 软笔书论 376 ℃ 1 -
感悟齐白石:艺术人生与人生艺术
艺术人生说的是从艺,人生艺术讲的是做人,若二者俱佳,用今天的话说叫“德艺双馨”。这两方面,我以为齐白石都堪称楷模。
2008-01-04 shxw 软笔书论 267 ℃ 0
先说从艺,中国有句老话叫“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齐白石的“勤”和“思”, ...... -
《千字文》的翰墨因缘
一般认为,《千字文》是梁朝周兴嗣所撰。这是一千字的识字读物,供儿童初学识字之用,却能囊括天、地、人的大道,说古道今;既能丰富人的知识,又能感化人的品行。正如褚人穫在《桐下听然》中所说:“王凤洲 ......
2008-01-04 shxw 软笔书论 307 ℃ 0 -
清代法帖
中国清代的宫廷刻帖和民间刻帖。
2008-01-02 shxw 碑帖 1372 ℃ 1
宫廷刻帖 清代刻帖前期以宫廷为盛,据《国朝宫史》和《续国朝宫史》记载,其镌刻法帖有百种之多,大都是乾隆时所刻。其中有集历代名家书法的丛帖,更多的则是康熙、 ...... -
明代法帖
《真赏斋帖》
2008-01-02 shxw 碑帖 936 ℃ 0
中国明代是摹刻法帖比较兴盛的时期。
概况 明代刻帖继承了宋代的传统,仍以汇集刊刻历代名人法帖为主。早期所刻的《东书堂帖》、《宝贤堂帖》和后来的《停云馆帖》、《真 ...... -
汉代碑刻
麃孝禹刻石
2008-01-02 shxw 碑帖 1201 ℃ 0
从书法发展来说,汉代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尤其西汉初年(碑刻)书法,仍沿袭秦代的书法传统。现在可以看到西汉书迹有极少数的石刻(碑刻)。西汉的石刻,有《祝其卿坟坛刻 ...... -
不敢到北京
读到一则关于林散之先生的轶闻:
2007-12-26 shxw 习书随笔 526 ℃ 2
1982年,吴冠南到南京看望林散之。林散之刚从北京参加活动回来,吴冠南问起北京之行,林散之马上一脸不悦,立即写上一张纸条(当时他已经耳聋,与人谈话只能借助纸笔 ...... -
听月楼学书札记
顾翔 1977年11月出生于河南项城。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理事。现任职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
2007-12-24 shxw 软笔书论 377 ℃ 0
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最 ...... -
沈鹏论草书十六则2
九、当前写草书者颇不乏人,而进入狂草者甚少。我们时代充满着快速的节奏,呼唤着昂扬进取的精神,也决不排除视觉的刺激性。可是相比之下,狂草的凤毛麟角令人遗憾。这首先是狂草书法难以理解,接受者少。对 ......
2007-12-24 shxw 软笔书论 533 ℃ 0 -
宋代法帖
《淳化阁帖》
2007-12-20 shxw 碑帖 1594 ℃ 0
中国古人将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字迹称为帖,书写在竹、木上的字迹称为简牍。造纸术发明后,纸与丝织品并用于书札,凡是小件篇幅的书迹,都称帖。宋代,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刻在石 ...... -
清代碑刻
清代国祚较长,碑学兴起,书学盛行,涌现了大量的书法名家,除为后世遗留下大量的墨迹外,还有数量甚多的碑刻。这里择其要者简述。
2007-12-20 shxw 碑帖 909 ℃ 0
清 郑板桥 城隍庙碑
《重修鲁公放生池庵碑记》,乾隆十 ...... -
明代碑刻
明代的碑刻较为盛行,其数量甚多,现择要者略述:
2007-12-19 shxw 碑帖 1072 ℃ 0
明 宋克书 七姬权厝志
《七姬权厝志》,张羽撰,宋克书,卢熊篆额。元至正丁未(1367年)刻,应列入元代碑刻,但宋克为明初著名书家, ...... -
元代的碑刻
元代的碑刻,当以才华横溢和有元一代书法公认的领袖赵孟頫居多。其中有《敕藏御服碑》,赵世延撰,赵孟頫书,在陕西省周至县。明赵崡《石墨镌华》卷六称:“此碑亦婉媚,大都如《孙公道行碑》而稍逊其 ......
2007-12-19 shxw 碑帖 789 ℃ 0
- 搜索
-
- 10-17刘宪坤书法作品刘仕荣篆刻作品欣赏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39617℃千字文九条幅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三)
- 30981℃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证道歌”等长卷精品选登
- 20930℃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2034℃三字经八条屏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四)
- 10591℃苏东坡四大楷书名碑
- 10507℃书法与乐趣
- 9164℃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8561℃冯俊生书法作品欣赏(来稿)
- 8446℃周景洛书法作品选登
- 8166℃福建书法家宋峻作品选登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03三字经八条屏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四)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2-25书法家孙碧良入编《书坛英杰》专辑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05-21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一)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10-22黄道周真书《嘉命辞卷》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