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书论

  • 创作书法精品的条件

    所谓精品,有两重含义。一是社会标准,二是个人标准。社会标准,是指创作出的作品能够成为公认的好作品,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书法经典便是。所谓个人标准,是就书法家个人而言的,在既定的水平和层次上创作出能 ......

    2008-03-11 shxw 软笔书论 557 ℃ 0
  • 当代中青年书法家批评(之三)白 砥

    在当代书坛,白砥是一个较独特的形象。这既表现在他处世个性的孤迥,也表现在他创作上的味古方面。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创作与观念上的先锋性取向。早年他积极参与“现代书法”活动,是“现代书法”阵营风头甚健 ......

    2008-03-10 shxw 软笔书论 950 ℃ 0
  • 先秦两汉文论讲座(2)

    一、先秦文论选读  1、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 ......

    2008-03-10 shxw 历代书论 551 ℃ 0
  • 先秦两汉文论讲座(1)

    先秦文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源头,具有重要的地位。儒道两家的大师们关涉到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的言论,被后人引入到文学理论批评里,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极大的影响。关于先秦文论,我们今 ......

    2008-03-10 shxw 历代书论 799 ℃ 0
  • 先秦文论重点作品讲解

    【原文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注解】子:本是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者的通称。《论语》里“子”或“夫子”均指孔子。《诗》三百:指《诗经》,因《 ......

    2008-03-10 shxw 历代书论 891 ℃ 0
  • 虞龢 论书表

    虞龢,南朝宋泰始年间书法家,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时人以比高风。位中书郎,廷尉。
    《论书表》一卷,叙二王书事、当时搜访名迹情形、所 ......

    2008-03-08 shxw 历代书论 1110 ℃ 0
  • 赵孟頫的“复古”实质

    赵孟頫被认为是复古晋人的书法家,他曾对南宋以来以当朝书家为尚的风气提出了批评。不过,纵使赵孟頫能在《定武兰亭》后写下十三篇跋语,他对晋人之法的领悟仍仅仅停留在表层。魏晋书家承隶之古,在潇洒使 ......

    2008-03-07 shxw 历代书论 1129 ℃ 0
  • 欧阳修 试笔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曾任抠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政治观点上对王安石新法有所不满。文化上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 ......

    2008-03-07 shxw 历代书论 1336 ℃ 0
  • 朱家溍先生谈碑帖的鉴赏

    2002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邀请文物鉴赏专家朱家溍先生,谈论有关碑帖的鉴赏方面的知识。下面就是主持人罗晰月和朱家溍先生的谈话内容。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

    2008-03-07 shxw 碑帖 890 ℃ 0
  • 为《九疑山赋》拓本叫好

    马庆才先生发表在美术报《书法周刊•考证》版上的文章《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拓本考疑》一文,我认真拜读过两遍,拓木影印上的文字也再三拜观,觉得很好。
    马庆才先生现在的苦恼,是没有查找到 ......

    2008-03-07 shxw 碑帖 888 ℃ 0
  • 《九疑山赋》拓本非柳公权所书

    《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22日七版发表马庆才先生《小楷?九疑山赋?拓本求证》一文,希望求证作者一幅柳公权书拓本的真伪。笔者几年前曾接到马先生书信及复印拓本件,在阅读其拓本文字内容后曾复信 ......

    2008-03-07 shxw 碑帖 825 ℃ 0
  • 柳公权小楷《九疑山赋》拓本求证

    说起柳公权法帖,就立即会使人想起《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历代书家均认为此二碑乃柳氏书作精品,早已成为历代书家的研究对象,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而从我所藏的柳公权《九疑山赋》拓本来看,它才是柳 ......

    2008-03-07 shxw 碑帖 1374 ℃ 0
  • 书法的形与神

    作为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是大家所共同认识到的,不管是哪一种派别都积极地在这方面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形式只是艺术的外在的东西而已,只是艺术精神的一个附着物、一 ......

    2008-03-06 shxw 软笔书论 1935 ℃ 0
  • 人生的跟帖

    这些天我原本是在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黄的这本书我早就知道,但一直错过。终于在三月玉兰花开的时节得以读到,像是人生际遇,许多人只是打过照面,后来因某种机缘她竟翩然进入了你的生命——在人生的 ......

    2008-03-06 shxw 软笔书论 628 ℃ 0
  • 诗怀天下书写性情

    会写诗、能写字,在古代大概算不上稀奇,在当代恐怕就屈指可数了。但这稀奇与可数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因为古人的不稀奇未必就全好,而今人的可数也未必就让古人,相反,不仅不让,有时还有着更高的超越,有 ......

    2008-03-06 shxw 软笔书论 449 ℃ 0
  • “竞技体育”与“竞技书法”

    “九届国展”揭晓后,有人对我说:浙江这次很惨,上榜者寥寥。我不知道浙江这次有多少人获奖入围,因为我对此并不感兴趣。又有一位投稿者,用十分遗憾的口吻告诉我,他头几轮都是过了的,最后一轮仅以一票之 ......

    2008-02-29 shxw 习书随笔 457 ℃ 1
  • 寂寞的书法

    在城市的繁华里,热闹与时尚形影相随,而寂寞总是与书法相依偎。在这个立于古运河中、四面环水的小岛上,是找不到喧闹的氛围的。小岛是古朴的,绿树掩映中的古庙、古戏台与仿古建筑融为一体,庭院边竹影婆娑 ......

    2008-02-27 shxw 软笔书论 1154 ℃ 0
  • 一项成功的书法史个案研究——评薛龙春新著《郑簠研究》

    《郑簠研究》是薛龙春继《王宠》、《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之后,又一部书法史个案研究著作。虽然他谦称前两本小书“不忍卒读”,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最小的孩子父母最爱,而是龙春兄对《郑簠研究》所耗心血 ......

    2008-02-27 shxw 软笔书论 416 ℃ 0
  • 天下第一行书的千古谜团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和书法上的“双璧”,尤以“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声闻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旷世之作曾经伴随它的主人在浙东的一座大山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最后又从这里流入外人之手 ......

    2008-02-27 shxw 软笔书论 819 ℃ 0
  • 在恢宏与清灵的书林中穿行

    王学岭是当今青年书法名家,我对他一直很关注。2006年春,中国书法家论坛推出了一个“五体十家”有奖征联活动,王学岭是参与者之一,我有幸通过这次活动与他结下了翰墨情缘。第一次通电话是他主动打给我的, ......

    2008-02-26 shxw 软笔书论 386 ℃ 0
  • 书法创作浅见

    赵广平 字成哲,别署肖平、无为,1952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系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主席团成员,河北省书协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保定市文联书画院院长。
    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 ......

    2008-02-26 shxw 软笔书论 1065 ℃ 0
  • “文道并重”与新文人书法运动

    文道关系历来是文艺创作史上的大事,书法史上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从韩愈提出“道统“的概念以来,为新儒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理学内部也分为两股势力,其中以道学为主体的二程等人偏于“重道轻文”,也包 ......

    2008-02-26 shxw 软笔书论 243 ℃ 0
  • 关于王羲之晚年书迹问题(四)

    〈5〉考察的结果
    通过以上对现存王羲之行楷书帖中特征字迹的对比分析,凡可大致推定书写时间者皆为晚年之书,而且字迹也与《丧乱帖》比较相近。尽管如此,还不能据以证明《丧乱帖》必为王羲之晚年书迹。因 ......

    2008-02-26 shxw 软笔书论 1062 ℃ 0
  • 反思日本“书画市场泡沫”破灭的教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10年来首次提出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中央已经把防止“泡沫经济”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谓“泡沫经济”指的是资产价格超常规上涨导致的虚假繁荣,其直接原因是不切实 ......

    2008-02-26 shxw 软笔书论 1081 ℃ 0
  • 再读书圣

    王羲之,这个响彻千年的名字,拉开了中国书法艺术最为璀璨的篇章。古往今来,先哲时贤治王学者甚众,祁小春先生便是这其中颇为杰出的一位。著名王学专家王玉池曾言∶“在我知道的研究王羲之的专家当中,祁小 ......

    2008-02-26 shxw 软笔书论 605 ℃ 1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