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正文
一、一味求大
现在许多作品尺幅都很大,须仰视才行。虽然尺幅不是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但在以尺寸论价、以大小论展览效果的当今,追求尺寸成了时髦。不管什么题材、什么主题、什么情调、什么趣味,也不管自己能力如何、是否驾驭得了,都一“大”了之。小小的景观、小小的花朵、小小的水果,都要画得庞大无比,大而空,大而不当,看了令人难受,令人恐怖,完全抛弃了艺术的“适合”原则。
二、一味制作
有些作品,过多的借助于笔墨和渲染以外的制作手段,方法单调,面貌重复;而当制作方法彼此相似,则形成群体失去个性、作品千篇一律的局面。制作的滥用,一定会导致技巧难度的下滑,笔墨与渲染功夫的衰退,艺术惰性的滋长,创造性思维的萎缩以及风格化的泛滥。
三、集群性的风格化
所谓“集群性的风格化”,是指对某一成功模式的大量摹仿与复制,形成一种流行风格样式。当某一位画家的画法风格获得成功———不论是获得学术上的广泛认可,还是市场的广泛认可,就会有众多的摹仿者跟踪而至。如工笔画中的江宏伟式花鸟风格,何家英式人物风格,郑力式园林风格,冯大中式画虎风格等等。创造一种风格和画法决非一日之功,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这种画法和风格的摹仿者无需费力,照猫画虎就成了。摹仿和复制永远跟不上原创,而只能把原创泛化、劣质化,损坏它的声誉。
四、无意义的变形
变形,是视觉艺术创作的永恒课题。变形要有内在的根据———形式的需要,内在表达的需要,或两者共同的需要。中国画史上的变形作品,以明末清初为突出,典型者如吴彬、渐江的山水,陈老莲的人物,八大山人的花鸟等。这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迁、画家生活遭遇坎坷、个人心境呈现异态有密切的关系。当代工笔画的变形,多出自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摹学,是为变形而变形,内在表现与外在形式相悖的无意义变形;特别是工笔人物画的变形,以逐丑求怪为主要特点,为丑而丑,为怪而怪,或是对某种变形风格的摹仿,大多为无意义之变形。
五、格调趋俗
这是一个普遍趋势。大部分作品存在柔靡、香艳、光腻、轻薄、酸腐以及没落的怀旧气息,都属于格调的低俗。“俗”有多种,当下最严重的是甜俗、粗俗和恶俗。它们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也表现在造型、色彩、形象处理等各个方面。
六、装饰性“陷阱”
当下一些作品装饰过度且无法,要么过繁,要么过板,要么畸形,要么花而碎。它们给予观者的不是娱悦,而是视觉疲劳!这是当代工笔画的重症。
七、想象力贫弱
当代工笔画存在着想象力贫乏的问题。相似与重复性的东西太多,摹仿追风的东西太多,有奇思妙想、超越凡庸的创造却太少,真正的浪漫情怀和浪漫境界也太少。与写意画比较起来,工笔画长于描绘和叙述,但如果它止于描绘和叙述而缺乏想象、幻想,就不会有大的创造。想象力贫弱的原因是,人们变得太物质,太讲究实惠,太急功近利。脑子里装满了“物”,没有精神的余地,也就没有想象和浪漫的激情了。
八、缺乏真情
艺术创作离不开画家的情感。所谓“表现”,首先是情感的表现。不论对人,对花鸟,对山水,唯有动了真情,才有创作冲动,创作激情。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画家不是不懂这道理,而是难以依照这个道理去实行。为了展览而画,为了获奖而画,为了职称而画,为了拍卖而画,缺了真情,就难免矫情、虚假、冷淡、唯美、肤浅、做作,变成冷冰冰的作画机器。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缺乏真情麻木不仁,没有自觉意识,以为画画就是如此!
九、没有独立思想
当代工笔画特别是工笔人物画,缺少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发现、独立的批判意识。画家不关注社会人生与社会问题,不关心人的命运特别是普通人的命运,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而麻木于当挣钱工具,麻木于当“装饰花边”。
十、高原停顿
艺术家的“高原停顿”现象———在获得一定成就,达到一定高度,获得相当的知名度时,在艺术上就停顿下来、徘徊不前了。好比登山,到达一定高度,就走不动了。当代许多优秀画家已处于“高原停顿”状态。他们的创作激情淡化了,艺术活力消退了,出色作品少见了,于是开始大量重复自己。当然,任何画家都不可能始终保持高峰状态,但如果在成熟的壮年因市场、声名拖累而停顿,就不正常了。工笔画的发展需要有大画家、杰出画家的带领,大画家必须有大画家的胸怀与志向,如果贪名利而忘艺,就难以成为大画家,受损的不只是画家自己,也是整个工笔画界。(摘自2009年第1期《中国花鸟画》,题目为编者所加。
- 搜索
-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3-10女工怀孕被逼辞职,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 03-10饰而杰国际公司中国第二家工厂在湖北孝感奠基
- 03-10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录得八个月最大升幅
- 02-03金农郑燮带动扬州八怪整体价格
- 08-23胡兰成曾称三生石上只有张爱玲名字:终究要等她
- 6682℃台湾画家谢坤山的人生
- 5625℃学“草”先通“楷”
- 5285℃中国书法结体原则感悟
- 5087℃“书”无十年功
- 4451℃线条:中国书法的基因
- 4380℃学习与欣赏书法的三重境界
- 3507℃汉字·唐诗·书法
- 3444℃中国书法存在价值初步探
- 3405℃书法称不上最高艺术
- 3104℃毛泽东与作家孙俍工的书法缘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7-24细节——九届国展随谈
- 07-24如何面对丧失文化身份的中国书法
- 07-24“主题”书法的发展与流弊——从写到画、到做、到俗(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