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草书平安贴 资料图片
30.8亿港元!在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这一总成交额创造了香港历次拍卖会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给金融危机后的艺术品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拍卖会上的最大亮点是一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在经过45次叫价后,以2.53亿港元成交,打破了“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此前保持的瓷器天价拍卖纪录(2.1亿港元)。此外,在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会上,张晓刚的画作《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以521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其作品世界拍卖价位,显示了当代艺术复苏的迹象。
下个月,国内拍卖市场将迎来秋拍季,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中贸圣佳、北京翰海等大型拍卖公司已经“磨刀霍霍”,准备今秋大战。
谁是下一个天价
“高价粉彩瓶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说,这与欧洲艺术市场的侧重点有关,瓷器是香港苏富比的传统优势,其培养的藏家群体对瓷器情有独钟,容易拍出高价,而国内还缺乏这样的买家群体。此外,粉彩瓶的皇家身份也助力不少,香港苏富比把“清宫御用工艺品”的概念成功“炒熟”,与皇家沾边的玉玺、宝刀等往往价格不菲。
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比较热的仍然是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嘉德将在今年秋拍中推出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而保利将上拍明代画家仇英的顶级作品《春江图》。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东西方艺术市场一个相通的特点是对古典和大师作品的尊崇。”北京空间画廊的负责人李苏桥表示,比如,西方大师安迪·沃霍尔以及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而在中国,古代书画以及传承有序的近现代书画如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人的作品依然很热。一个原因是经历了市场的浮沉之后,买家更加尊重经典。
对于当代艺术,大家有着基本一致的判断:反弹但非反转。牟建平认为,自金融危机以来,当代艺术行情急速下跌,无论是单幅作品还是整体成交都缩水一半以上,此次秋拍显示出一定的回暖,但远没有达到2008年的繁荣景象。李苏桥从拍卖会上看出的是买家的冷静和当代艺术的常态,“当代艺术正在回落到一个理性的状态,此次拍卖的价格更经得起多方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