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中国艺术品质押贷款问题研究 服务为先

兰亭书童 2015-03-15 艺术市场 评论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贷款”一词逐步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从助学贷款到房屋贷款、汽车贷款,甚至新近很多装饰公司与银行共同推出的装修贷款,“贷款”可谓无处不在。此时,文化产业也不甘落后,迫切想点燃银行的热情。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艺术品市场质押贷款服务项目也应运而生。近日,深圳市同源南岭文化创意园有限公司以公司收藏的中国苏绣艺术大师任慧闲的一批艺术珍品作为担保,建行深圳市分行向其发放了3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被一举打通。可以说,这项全国首创的融资模式,不仅为为数众多的文化企业带来了福音,更是解决中国艺术品市场资金流与融资难问题迈出的实质性的关健一步,突破了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坚冰。

    质押贷款的风险分析

      艺术品质押贷款在目前来说,还属于一种新生事物,在为企业及市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伴有一定的风险:1.真伪风险。如今,市场中赝品太多,滥竽充数现象比比皆是,稍有不慎,银行放出去的贷款所换取的不过是几件毫无价值的赝品,若如此,整个金融业的安危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2.估值风险。一件艺术品,即便它是真品,其价值的评估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受该艺术品的物理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如此一来,艺术品价值的评估就变得非常复杂。3.法律风险。艺术品质押贷款是一个新项目产品,还没有清楚确切的明规条文,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本身的发展也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后盾。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品质押贷款必然面临着许多法律风险,主要包括:①艺术品在质押之前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艺术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对允许质押的合法艺术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艺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做出标识,因为有些国家级文物艺术品是不允许质押的,还有的出质方通过非法渠道取得艺术品,这样将面临质押无效的法律风险。②当艺术品质押后,出质方又未经质权方的同意而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已被质押的艺术品的权利,尤其是使用书画作品的电子扫描品,会对质权方造成法律风险。③艺术品权属不清导致发生争议、纠纷或者诉讼,以致质物被冻结、被查封或者无法变现,也可能直接造成出质方不还款。4.处置风险。艺术品质押的处置风险主要包括质押变现与托管保藏。在质押变现方面,由于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有序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艺术品的转让性差,一旦出质方出现还款危机,银行将难以将手中的艺术品质押物及时流通变现。在托管保藏方面,艺术品的收藏保管对于温度、湿度、光线、尘埃、搬运方式等外部环境和措施要求很高,银行显然无法提供这种周密的保藏环境设施,如果在收藏保管过程中出现损毁,则容易引发纠纷。因此,银行一方面应要求出质方预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此外,还应与博物馆合作以解决托管保藏问题,因为博物馆保存艺术品的保险系数是能够被各方认可的。

 

  

Tags:艺术品   质押   贷款   风险   价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