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书画拍卖京津画派还看齐、张

兰亭书童 2014-02-04 艺术市场 评论

  谈及京津画派乃至近现代书画,齐白石与张大千永远都是不可回避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二人的表现决定了整个市场的起伏。据统计,2011年,齐白石共上拍作品1048件,总成交额达到32.7亿元,张大千作品的上拍件数和总成交额则分别为1052件和30.2亿元,远远超出其他同类型的艺术家。郭彤对此也深有体会,“从2010年年初开始,基本上他们两个人每一次在我们这儿,都能占到近现代书画部分8个亿左右的额度。”她进一步解释说,“作为中国近现代书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知名度、交易额度和交易史保证了整个近现代书画交易平台的稳定,没有他们则很难谈到。而且自1993年国内出现艺术品拍卖以来,他们都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并且一直非常稳定,之后在2007——2011年经过了充分的价位上的成长,对整个市场的繁荣和最高额度的成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尤其是2011年春拍,在近现代书画成交前十名排行榜中,齐白石与张大千的作品占据了八个席位,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更是在中国嘉德创造了4.255亿元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但是到了秋拍,这份榜单中只有齐白石的三件作品入围。在郭彤看来,齐、张二人对市场的引领作用带动了很多新藏家,使得很多人都持有他们一定比重的作品,而且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快速发展,使得全世界范围内齐、张二人的作品都拿出来了,并经过市场的洗礼重新分配,短期内不会再在市场上露面。因此,2012年这两位艺术家的交易额度肯定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这也印证了董国强对市场这口井的比喻,自2011年秋拍结束到我们采访他的2月底,将近三个月的征集时间他都没有见到一件好的或者能够过千万的齐白石或张大千的作品。

  精品难觅,这就决定了精品的每一次面市都将引起藏家的激烈竞逐。在2011年秋拍近现代书画成交前十名榜单中,首次入围的黄宾虹《山川卧游卷》便是一个显著的代表。这幅黄宾虹的得意之作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中以5,290万元成交,创造了个人作品的成交纪录。值得注意的是,这幅作品曾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三次上拍,2008年在朵云轩以1,288万元成交,之后又于2010年在上海天衡以2,912万元成交,每次出现都创造了其个人作品在当时的最高成交纪录。

  在某种程度上,这幅作品上拍的三个年份也暗合了黄宾虹近几年市场走向。本刊取样十家拍卖公司数据显示,2008年,黄宾虹共计上拍各类书画作品182件,成交128件,总成交额仅为4,829.644万元,市场表现与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难以相提并论。这一点可以从湖南籍藏家、“艺术长沙”创办人谭国斌(微博)那里得到印证,2008年,他在西泠拍卖仅以100万元的起拍价便拍得了黄宾虹晚年的杰作《拟张恂山水》,加之佣金也只有112万元,说明他的作品在当时还未受到市场的足够认可。到了2010年,黄宾虹共计上拍作品309件,成交额上升到2.66亿元,而隔年之后,尽管上拍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是成交总额已经翻了一倍,达到5.35亿元。随着更多藏家的介入,像谭国斌那种“捡漏”几乎不再可能。

  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黄宾虹有着“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在郭彤看来,“黄宾虹是一个专业的画家,他的笔墨更多地被专业人士所追逐,因而在过去的交易史上,他的地位跟交易额会有倒挂的情况。但我觉得从2003、2004年开始,浙江藏家对黄宾虹的市场做了很大贡献,使得他在笔墨上的造诣越来越得到人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认同。这幅《山川卧游卷》在这几年里交易过三次,每次都有比较大的涨幅,也代表了黄宾虹精品在市场中的表现。我觉得他未来的市场还是会很稳定的。”

 

Tags:看齐   书画   京津   拍卖   画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