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朵云轩秋拍油画专场挖掘新力量

兰亭书童 2007-12-21 艺术市场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李铁夫《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徐悲鸿的《书画集珍册》集中了画家动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喜鹊、灵猫、奔马和雄鹰,画后还续录诗四首,将书与画的动静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非常难得。此外,傅抱石的《毛主席故居》、陆俨少的《深山采药》、张大千的《九龙飞瀑》、齐白石的《岁朝图》、吴湖帆的《春云烟柳》,以及于右任的一批书法作品也都是此次值得关注的拍品。


  古代书画专场此次以明清作品为主,集中了一批来源可靠、流传有序的作品。重点拍品包括丁云鹏的《金山碧水》、王翚的《江山渔乐》、恽寿平的《五清图》、张瑞图草书、董其昌行书等。


  然而此次拍卖,最有特色的倒是油雕专场。朵云轩此次特别挖掘了一些学术价值极高,但市场价值却被低估的作品分为五大板块推出。


  “后89”佳作:当代艺术的突围


  “后89”是中国当代艺术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许多艺术家沉潜下来,以一种虔诚的心态,非常纯粹地进行艺术实践,逐渐完成学术定位和风格定型,在艺术上走向成熟。这一时期为后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成功突围,积累了丰厚的作品资源。张晓刚的《大家庭》、石冲的《欣慰中的年轻人》、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等大批经典作品都在此时产生。可以说“后89”时期是中国当代艺术高质丰产期。


  此次朵云轩油雕专场推出的第一个板块,就是这部分当年与张晓刚一起奋斗的西南地区艺术家周春芽、叶永青、曾晓峰等人在“后89”时期的佳作。


  比如周春芽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山石》。周春芽在石头系列作品中结合德国新表现主义和中国写意文人画,创造出一种既有表现主义张力,又有丰富的文人水墨空灵韵致的艺术效果。《山石》就是这一系列中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兼具辉煌的色彩、氤氲的墨韵、斑驳的肌理、淋漓的笔意与空灵神秘的意蕴,实现了中西两种绘画从语言形式到精神核心浑然一体的融会贯通。


  事实证明,此次秋拍当中这一板块的作品的确有了发力的迹象。周春芽分别创作于1990年和1992年的两幅石头系列作品,在上周日举行的台北中诚拍卖会上,就分别以人民币266万元和423万元高价成交。而叶永青的《灯笼》也在11月25日的香港佳士得秋拍当中首次突破百万,拍得101.7万元的个人最高成交价,超过估价5倍多。


  早期油画价值被严重低估


  此次朵云轩推出的另一大板块是早期油画精品。20世纪早期油画家当中除常玉、潘玉良、吴大羽等少数人外,大多数画家的作品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些先驱们的作品见证着中国油画的艰辛历程,有着珍贵的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


  其实早期中国油画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这一外来画种从它进入中国本土起,就被强大的中国文化消融。艺术家民族意识的上升,导致别具一格的中国油画的产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林风眠画派的探索。


  苏天赐是林风眠最为欣赏的学生,此次早期板块中,有苏天赐一件非常精彩的静物《水仙花》,画家以油画的技术材料表现出中国绘画缤纷、空灵而悠远的诗意。朵云轩这次还发掘到有中国“留洋画家第一人”之称的李铁夫遗落在新加坡的早年佳作《鱼》,此作来源可靠、传承有序,与香港佳士得2006春季、2007秋季拍卖的作品属同一类型。



 

Tags:专场   油画   挖掘   新力量   朵云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