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米“颠”的书与画

兰亭书童 2007-08-06 收藏资讯 评论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人,都知道米芾著名的横点三角形的山水符号。这次「国之重宝」借来的却是他的一幅书法作品《行书苕溪诗卷》。

  米芾,字元章,祖籍山西太原。宋神宗时以恩荫入仕,徽宗时任太常博士、画学博士,是宋代享有盛名的书法家和文物鉴赏家。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宋《图绘宝监》指出,米芾「天资高迈,书法入神」。应属客观之言,至于「作画喜写古贤像,山水其源出董源」。则无法印证;说他「天真发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自有奇想」。多少反映了文人写画的状态,而今也无从稽考。


  苏东坡称其书法「超妙入神」,法本二王,得献之笔意。这次来港展出的《行书苕溪诗卷》则是米氏代表作。宋人评赞米芾「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可谓传神形象的比喻。此外,《耆旧续闻》中说,米芾以行草见长,真楷篆隶次之;又说「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著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


  米氏还能写大字榜书,《春诸纪闻》中记述,他于圣殿上书写一大屏,书成捧砚跪请赐砚,说此砚经俗臣沾手则不堪御用。徽宗笑而赐之,米芾将砚舞谢入怀,墨渍袍袖而退。徽宗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有关他的颠狂,宋史和野史文集载录甚多。还是他的同代人评得精炼:「字画奇崛,诗文不陈腐」,「为人矜诞,遂有颠名」。


  米氏酷爱收集古帖,也常有赝本。他本人也常临书作赝,所以苏东坡曾在他的收藏题云:「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杨次翁恨他喜作「掉包」,夺人所爱,在宴桌上指「今日为君作河豚」,元章不敢动筷,次翁笑之:「公可无疑,此赝本尔。」


  米芾有洁癖。曾因朝靴为他人所持,故屡洗而损不可穿,甚至为女择婿,听闻段拂字去尘,即择之曰「既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


  米芾喜著唐服,宽袖博带,出行常因帽冠高耸,宁肯将轿舆拆去顶盖,令观者莫不惊笑。他因为一块奇石而作揖不迭,就是后人常画的「米痴拜石」,但是却忽略了米芾是易了官服而拜,礼数一点不含糊。黄豫章说他「游戏翰墨,声名藉甚」,但「观其诗句合处殊不狂」,断定他并非狂狷而为惊俗耳。


  《宋史》说他因母亲曾服侍王府藩邸而蒙恩入仕,其实他不仅是卓越的书家,而且精于鉴赏考证,又自创书画装裱术,故而为皇室所重。他的「米点山水」为「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标志了中国山水画「由简代密」的转变。


  有趣的是《洞天清禄集》的记述,说米氏「初本不能作画」,是靠游览观察「遂得天趣,其作墨戏」。他甚至自谓,因李公麟右手病了才决定开始作画,看不起李公麟学吴道子的一派「俗」气。可以说,米芾是「非师而能」的「文人画」首创者。他作画不仅用笔,也用莲房、蔗渣、纸筋作画。用纸喜胶?,更从不在绢上作画。


  和他在黄州相识的苏东坡,也曾发出「作画以形似,见与儿邻」的宏论,成为至今争论不休的话题。

Tags:的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