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艺术市场 / 正文

清代官窑粉彩 拍场耀眼夺目

兰亭书童 2007-06-15 艺术市场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为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碗一对,香港佳士得今年春拍以5072万港元成交。


  将于本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的翰海春拍上,一件清乾隆官窑重器“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格外引人注目。这件国内外罕见的精美粉彩瓷器起拍价1000万元。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瓷器。在颜色的配制上又借鉴了珐琅彩多色配制的技法,创造出了低温釉上彩这种新的瓷器品种。由于这种瓷器的色调淡雅柔和,有粉润之美,故称为“粉彩”。


    康熙朝粉彩还处于创烧期,民间烧造居多,到了雍正时期才真正成熟和发展起来。粉彩瓷器充分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运用各种丰富的彩料,使画面风格近于写实。瓷面光泽透亮,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色彩柔和,秀丽雅致。粉彩所用的颜色种类多达数十种,每种粉彩根据不同的画面需要又可派生出多种色调,有时一件器物上的用色可达20多种,画面表现得极为细腻流畅。


    粉彩瓷器的精美很快获得了清代王公贵族们的青睐,逐渐取代了五彩瓷器的地位,成为景德镇主要生产的瓷器制品。粉彩瓷器发展到雍正朝极为盛行,特别是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烧制宫廷陈设、使用器物,成为颇受皇家钟爱的器皿。


    2002年5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一只“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清代瓷器的世界纪录。拍得此瓶的张永珍女士,随后将此瓶捐给了上海博物馆,成为当年一件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


    2006年春拍,嘉德一件“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在当时也曾引起广泛关注,至今也属于难以逾越的价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为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北京翰海即将上拍。


    今年春拍,嘉德又推出了一件精美的“清雍正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香炉整体呈八角形,由盖与炉身两部分构成,烧造工艺极为复杂。台基底部侧面松石绿釉留白处落有“大清雍正年制”青花篆书横款,并配大型紫檀镂雕西番莲纹原装贡座及书有“雍正官窑御香炉”的原木制包装。此炉无论在造型、烧造工艺、绘画风格上都彰显出清雍正时期皇家御用瓷器的特征,是一件极为难得的藏品。虽然估价只有60万到80万元,最终却以2643.2万元成交。   

    这件器物让人联想到香港苏富比今年4月上拍的一件“清雍正柠檬黄地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估价800万港元,最终以2272万港元成交。两件器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较之后者,前者更具有大气厚重之感。   

    6月1日结束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一对“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碗”,拍出了5072万港元的高价,另外还有3件(对)粉彩器物成交价格也都超过了1000万港元。   

    这一系列的拍卖记录表明,清代雍、乾两朝的粉彩官窑瓷器精品,近年来一直是拍卖场上的佼佼者,每有出现,都会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   

    对于目前拍卖市场粉彩瓷器居高不下的趋势,香港佳士得的专家分析说,这是因为清代粉彩较宋、元、明瓷器,存世量还是稍多些,而且容易鉴定。而嘉德的专家则认为,精品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当时就属于代表国家级水平的作品,比如嘉德春拍的那只香炉,现代工艺是无法仿制的,所以一旦在市场上出现就会被买家追捧。


    北京翰海总经理温桂华女士则说,“这是因为粉彩瓷器是清代的代表品种,成就最高的是雍正、乾隆两朝,精美的图饰、绚丽的色彩、制作的精致,使其成为彩瓷之冠,故十分讨藏家的喜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为清雍正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中国嘉德今春拍卖以2643.2万元成交。


    温桂华说,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创下天价的粉彩瓷器,大多是反复出现在拍卖场上,这是因为精美大器实在难得,而北京翰海即将上拍的这件大瓶,是收自海外藏家之手,第一次在拍卖场上现身。据考此瓶原为一对,陈列在圆明园中,另一只大瓶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因此,可以预料,这只首次出现在国内拍场的大瓶必将引起藏家激烈的竞逐,而翰海的愿望是它能够留在国内。   


    因为官窑精品奇缺,在近几年的拍卖中,民国粉彩瓷器也开始出现攀高的迹象,比如,今年嘉德春拍的“粉彩安居乐业图天球瓶”,虽是民国粉彩,年份还未过百年,但也拍出了70多万的价格;北京匡时拍卖的“王晓棠绘胭脂红地粉彩山水人物龙耳瓶”和“刘雨岑绘粉彩大吉图瓷板”也分别拍出了19.8万元和17.6万元。


    一些民间藏家认为,国人传统审美强调艺术品的韵味,粉彩瓷器往往都是以物寓意,且画工高超,图画寓意明确,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比如蝙蝠,因与“福”同音,经常在器物上出现,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五个蝙蝠环绕着一个寿字寓意“五福捧寿”;马、蜜蜂和猴子组成“马上封侯”。还有的吉祥图案来自于民间传说,比如八仙祝寿、麻姑献瑞等。也有的绘画风景,小桥流水、庭院树木,有的则表现日常生活,如婴戏社火场景,充满热闹欢快的气氛。虽然这些题材在清花、五彩瓷器中也都有表现,但粉彩瓷器因为色彩绚丽,表现得更加唯美,更贴近各个社会阶层的审美趣味,能够广泛地被人们所认同。


    乾隆时期,当时的工艺品极尽工巧,装饰风格追求满工,所谓“无物不吉利,无语不吉祥”,故温桂华认为,粉彩瓷器精品就长远来看,依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香港佳士得的专家也有类似观点,他们说,粉彩瓷器目前在国际上已有稳定的市场,但仍有发展空间。他们认为,未来市场上,宫廷家具、摆设、纺织绣品等,都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Tags:官窑   夺目   清代   耀眼   粉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