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 古人云:“兵者以武为精,以文为种。”近些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部队官兵在工作之余纷纷拿起笔来,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者,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丰富和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现为空军某部副政治委员的赵俊生便是其中的代表。
近年来,赵俊生痴迷上了书法艺术,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的书法创作以行书和楷书为主,与他人有所不同的是,他一直在晋唐书风中探求,对竞相求怪的时尚书风持观望态度,审慎而冷静地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稳扎稳打的学书之路,即植根于传统,浸淫于晋唐正脉,向“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方向发展。为此,他写欧阳询、王羲之,写《圣教序》,写《灵飞经》,写《乐毅论》等,强调技法在心法统摄下的整体性,从总体上展现着清逸散淡的情趣。他认为读帖所得尤胜于临帖,从而用功去读帖,通过对字的神、气、韵、意的观察,领略其中风采,藉以陶冶性情,从而触发灵机;他还用不少精力研读历代书法理论,吸收营养,进而来正确指导创作。
大凡成功的书法家必然植根传统,具备扎实的、多方面的素养。赵俊生对书法的美学本质已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其学书有这样的发悟:再新的艺术观念也不能替代严格的技法训练。而技法训练是一个孤寂枯燥的行为过程,应有良好的心境使自己能够沉入历代经典作品之中,去感悟体验用笔技巧的微妙变化,去复现线条的当下时空。相关报道:
·狂草书法大家白狼书法集《苌群良书法作品》欣赏
·"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图)
·张玉奎书法艺术简介及作品展示
·书法发展畸形 国人恐成忘祖的新文盲
和著名书法家李铎在一起
治学攻艺,贵在自信,贵在坚持。因此,耐得寂寞,刻苦勤奋,对任何一个有志于书法艺术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赵俊生是一个耐得寂寞且极其认真的人。他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靠着独立的人格和对艺术矢志不移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因为工作的忙碌使他没有大块的时间从事书法艺术的创作,为此他几乎倾其所有的闲暇时间,用于笔耕苦读,挥毫泼墨。他的书法艺术也从渐入门道到渐入佳境,创作水平节节攀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赵俊生的书法是以感性的、顿悟式的艺术思维方式来统领其创作实践的,追求洒脱、率意和雅俗共赏一路。特别是他的行书中堂和楹联作品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作品中注意线条的长短、俯仰、方圆、顺逆的变化,注重结字的腾挪转换,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字里行间展现着一种豪放、浑穆的情致,让人回味良久。其近年来的书法作品开始显露头角,多次入展北京市和空军各类展览,并获全国第九届书法大展获奖提名奖,多件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空军报》等刊发。但他低调谦逊,依然在书坛默默地勤奋耕耘,并坚持为官兵服务,积极参加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在挥毫间寻求快乐和价值。
书法界的朋友多言赵俊生的书法作品富有浓郁的“书卷气”。我们知道,“书卷气”的获得一向是文人努力追求的美学理想。构成“书卷气”这一审美趣味的内质,一是作者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二是作者文化襟怀的广博。赵俊生当是深识书韵的慧心人,平心静气的处世风范保证了他能在安闲的心态中思考、临池和创作,所以其笔下的“书卷气”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近年来,他不仅出版了政研文集《微歌轻颂》,还主编了多部政工书籍,在一咏一叹中,充满着作者对部队的爱恋与赞颂,洋溢着对社会对人生的讴歌。其实,书法也好,文学也好,说到底都是在练心。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习书作画,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极好方式,须知每个人除本职工作以外,各有不同的爱好,这对于一个人修身养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有精神的追求才会有爱,因为有爱,才会让人的心胸敞亮豁达。可以说,那种“绚烂归平淡,真放在精微”的人间精彩,在赵俊生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
赵俊生的书法和为文之耐人品味,还在于它展示了一种心境。对他来说,书法艺术的融通,既是生活的探求,也是精神的找寻。我们不难在其作品背后,感受到作者对宁静、质朴、平和之境的向往,和追求心灵自然回归的精神寄托。赵俊生正用心在书法艺术这条道路上进行着艰辛的跋涉,并努力创造着更高、更新、更美的境界。文/永波?
相关报道:
·狂草书法大家白狼书法集《苌群良书法作品》欣赏
·"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图)
·张玉奎书法艺术简介及作品展示
·书法发展畸形 国人恐成忘祖的新文盲
相关报道:
·狂草书法大家白狼书法集《苌群良书法作品》欣赏
·"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图)
·张玉奎书法艺术简介及作品展示
·书法发展畸形 国人恐成忘祖的新文盲
相关报道:
·狂草书法大家白狼书法集《苌群良书法作品》欣赏
·"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图)
·张玉奎书法艺术简介及作品展示
·书法发展畸形 国人恐成忘祖的新文盲
相关报道:
·狂草书法大家白狼书法集《苌群良书法作品》欣赏
·"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图)
·张玉奎书法艺术简介及作品展示
·书法发展畸形 国人恐成忘祖的新文盲
- 上一篇:雕塑中国
- 下一篇: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