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相关报道:
·开心!晏济元书画涨了 当心!赝品比真品还多 图
·品藏悟语:《猫戏图》书画情怀
·翰墨传情 天津市书画家拍卖画作扶贫助困(图)
·董其昌的书画艺术及其作品行情
湖北日报讯 图为:荷莲清净乃佛心
图为:扇面两幅
徐谷春
“书画同源”一说,是对中国书画传统属性的一种描述方式。应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观、传统民族文化的特点,造就了书画艺术之间,既相对独立发展,又在技艺上相互渗透的密切关系。
有人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与画在我国文化史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它们相互融洽、达到审美共识时,便能构成一幅完美的艺术品。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画页,赏析那些传统经典时,你就不难找到答案:诗的意境在画的描绘中互为交融;款拔的安排在整体构图空间得以协调依存;印章的应用在画面上如飞来之石,恰到好处。这些从形式到内容的整合,让诗书画印在整幅作品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诗书画的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拼接过程,是书画家综合素养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的具体反映。书画家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悉心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总结,从感性上体会出一种诗的意境,再把诗的情趣与作者的内心境界展现于画面。因此,书画家常常把题诗、款识、印案等艺术手段,当成对原创画面的一种补充及气氛烘托,使自己的创作更加完美。
单从书法、篆刻、绘画这三种艺术门类的发展轨迹看,它们之间虽有“同源”一说,然而,这三种门类艺术的发展空间和历史价值,有相对独立,且并行发展。
书画技巧源于笔墨功夫。这也是造成书法和绘画相互“联姻”的条件。
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表现方式,多重文人气质的感性色彩,讲求内心情感的外露,且长于书以表性、画以状物、其创作过程往往在不经意间,通过对画面的一皱一擦、一点一拂、一干一湿、一烘一托,就能获得强烈的效果对比和视觉感观上的冲击力。然而们无论是书家的以书寄情,还是画家的以物托志,从本质上讲,都离不开“笔墨功夫”这一前提条件。(本版绘画均为徐谷春作品)
?
相关报道:
·开心!晏济元书画涨了 当心!赝品比真品还多 图
·品藏悟语:《猫戏图》书画情怀
·翰墨传情 天津市书画家拍卖画作扶贫助困(图)
·董其昌的书画艺术及其作品行情
- 上一篇:上海、浙江的现代刻字艺术
- 下一篇:风景在高处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