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木版年画传承人:年画技法面临失传境地

兰亭书童 2011-07-27 画闻 评论
中新网潍坊7月26日电 (李欣)杨家埠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之一,明代时就有“家家印年画,户户扎风筝”的美誉。但是如今,老一辈手艺人却开始担忧杨家埠的年画技法面临失传的困境。

  26日,记者专程到此间寻访杨家埠年画的传承人。


  65岁的杨维贤已经制作年画50多年了,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年画。从钩描到刻板再到印刷,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但是老人却乐在其中。杨维贤告诉记者:“以前杨家埠年画技法都是传男不传女,最多只传给自家媳妇,而现在只要想学我们就教。可是真正能安心学习制作年画的人却越来越少。一般通过一到两年的学习就能学会年画制作的全部流程。”


  杨老介绍,虽然杨家埠的年画在国内外都很知名,但是如今贴年画的风俗却不多见,所以年画也就从以前的必需品变成了展览品。即使现在开发了一些印有年画的笔记本、书签等等新产品,可收入也不多。


  杨老一边用刷子轻轻的在模板上刷颜料,一边对记者说:“我现在眼睛花了,不怎么刻模板了,多数时间做印刷,但是没事儿的时候还是闲不住要刻点东西。”老人放下手中的颜料刷,把他最近正在刻的“老寿星”拿给记者看。“其实我的孩子都会做年画,只是不愿意再继续做,真怕有一天我家的手艺要丢了啊!”杨老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欢年画,学习年画,让杨家埠的年画代代传承。


  杨家埠年画乡土气息浓厚,制作工艺别具特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杨家埠年画的制作方法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Tags:年画   木版   失传   技法   境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