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孙文松白杨画作品欣赏

兰亭书童 2011-07-05 中华绘画 评论

  孙文松简介

  江苏丰县人, 1938年出生 。 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 , 受教于李超士 、 于希宁、 张鹤云等 。曾先后在《大众日报》、《山东青年》等报刊从事美术编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自上世纪60年代起,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美术展览,一些作品在海外展出并被收藏。曾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个展,并在港、澳、台和新加坡等地举办个展。出版《孙文松国画艺术》画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等著作。

晨雾 70x120cm

  林子里大片大片的青草,早已郁郁葱茏;矮坡间小溪的流水,也已告别了清寒,透出暖暖的春意;林中那些老杨树枝干虽已老迈遒劲,枝头却又披满了嫩嫩的新绿;两只忙碌的燕子,正欲归巢;两个看不到的恋人,恰在呢喃……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丝桃红柳绿,却似闻得到阵阵花香。

  面对着孙文松先生的国画《白杨》,或者《晨雾》,或者《静静山林》,恍惚间,我感觉不像是面对着一幅幅水墨丹青,而是犹如晚春的清晨站在山林木屋的窗前,推开窗户,林中的春意一下子扑面而来——我不止看到了林中的春绿,也似乎嗅到了春草的清香,听到了林溪的浅唱。

春泉 120x105cm

  第一次看到孙文松先生的国画山水时,我一下子就被他画的那几幅春意盎然的白杨打动了。后来又了解了一些他的经历,觉得用谢灵运的那句“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形容他和他的作品,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白有诗云: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在孙文松老先生的画笔下,则可谓“丹青若有情,纸上满含绿”。从那几幅春意盎然的白杨作品的画面中,你绝对看不出画家孙文松先生年已古稀。相反,你会听到画家一颗青春跃动的心,正在吟唱着白杨林中的青春之歌。

湖畔白杨 120x60cm

  作为山东十老山水画家之一,孙文松先生的经历也堪称“春晚绿野秀”——不能说是大器晚成,但也是越老越活跃,越老越灵秀了。

  上世纪50年代末,孙文松先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受到的是严谨的学院派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在大学期间,他曾师从老一代油画名家李超士、国画名家于希宁、张鹤云等名师,是个呐言敏思的“吃苦耐劳”型好学生。那时他的才华并不特别出众,也没有过早展露锋芒,在恩师于希宁看来,年轻时的孙文松“说话不多,很内向,只知用功学习”。

湖畔绿野秀

  大学毕业后,孙文松分配到大众日报社做美术编辑,以他扎实内向的性格,这“为人做嫁衣”的美术编辑工作,他一做就是40年——从报社后来又到了杂志社,他始终踏踏实实地对待美编工作,逐渐成了新闻美术的专家、行家。当然,他的画家梦始终没有放弃。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有着扎实西画功底的孙文松先生,开始专攻中国山水画的研习。编辑工作对他来说早已驾轻就熟,工作之余,他开始继续向恩师于希宁、张鹤云等人学习,还大量临摹宋元以来的国画名作,并且深入山间溪边,写生自然。他有意识地把西画的功底运用到国画山水画创作中,力图找到自己的绘画风格。对于孙文松的探索,于希宁曾经评价道:“无论题材的选择,意蕴的表达,构图的经营,笔触的凝聚方式,都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把西画技法和中国传统有机地糅合、嫁接,创作出一幅幅清新、高雅,有生活情趣又与传统模式拉开距离的属于自己语言的作品来。”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