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摇滚乐在上世纪60 年代反文化运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那个广播、报纸以及电视宣传封杀摇滚的年代,摇滚海报成为了乐队和歌手最普遍,甚至是唯一的宣传方式。奥尔顿·凯莱(Alton Kelley)是迷幻摇滚海报设计风格的开创者,他为“感恩而死”乐队(Grateful Dead)、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 和Big Brother andthe Holding Company 等著名摇滚乐队和音乐人设计的海报,早已成为经典。60 年代中期,他的设计掀起了一场海报艺术的革命,尽管风格诡异独特,却成功运用具象的视觉语言,使人陷入对粗犷的摇滚乐的想象。6 月初,奥尔顿·凯莱在其加州的家中去世,享年67 岁。而在洛杉矶,以凯莱为首的“旧金山5 人设计团队”(San Francisco 5)作品展刚好开幕,展览命名为“描述一个时代的平面艺术”,它们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曾在纽约现代艺术馆、卢浮宫以及伦敦泰特美术馆中展出。
“在迷幻摇滚的发源地旧金山,奥尔顿首当其冲地察觉到应该在视觉设计上有所突破。”保罗·格鲁什金(PaulGrushkin)在《摇滚海报发展史:从猫王到朋克》(The Art of Rock,PostersFrom Presley to Punk)一书中写道,“奥尔顿毫无疑问是个先锋。”
斯坦利·茅斯(Stanley Mouse)是奥尔顿的老搭档,也是5 人团体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他与奥尔顿联手打造了迷幻摇滚专用的字体,这种蜿蜒起伏的“新艺术”(ArtNouveau)字体,被认为让人联想到吞完LSD 迷幻药之后的奇妙旅程。受到一幅为奥马尔·哈亚姆(Omar Khayyam,11 世纪波斯诗人)的《鲁拜集》所作的19 世纪版画的启发,凯莱在1966 年“感恩而死”乐队的演唱会上,首次设计出一个骷髅头戴玫瑰花环、左臂勾着个玫瑰花圈的形象,此后,骷髅玫瑰成为该乐队标志性的象征。
从焊接工到“家庭狗”创立人
奥尔顿·凯莱出生于缅因州,二战期间,他的父母辗转来到康乃狄格州的军工厂工作,凯莱便在那里长大成人。受到一度是教师的母亲的鼓励,凯莱曾前往费城及纽约学习艺术。然而,他的理想却是当一名飞车手,他真正的爱好是在摩托车和改装车上寻刺激,而他最初的艺术创作便是为摩托车油箱画上漂亮的彩色条纹。在西科斯基军用直升机公司当了一段时间焊接工之后,凯莱在1964 年动身前往旧金山,并阴差阳错地一头扎进了嬉皮重镇海特-阿什伯里区(Haight-Ashbury)。“街坊都是摇滚中人,我们都自得其乐。”凯莱后来回忆说。
一次,他被那些迷幻摇滚乐迷朋友们拉去,为来自英国的电声乐队“江湖郎中”(the Charlatans)在维吉尼亚市的红狗酒廊(The Red Dog Saloon)的演唱会搭场子,当时的演出是以听众和歌手一起“摇头晃脑”闻名的。在回旧金山的路上,依旧兴致勃勃的凯莱提议组建一个松散的艺术家联盟,并将其命名为“家庭狗”(the Family Dog)。“家庭狗”的成员包括诗人、音乐家、画家以及许多闲散自由分子,凯莱带领他们发起了最早的“迷幻音乐舞会”。
凯莱的职责是负责制作海报与宣传单,虽然他几乎不懂得如何画草图,但到了1966 年初,问题迎刃而解,过去同他以前玩改装赛车的老朋友斯坦利·茅斯加入进来,他们联手组成了设计团体—Mouse 工作室。凯莱负责布局和图案设计,而画草图的活儿则由茅斯完成。他们常常结伴到公共图书馆,从书籍、杂志和画册上检索所需要的设计素材。
去年接受《旧金山纪事报》的采访时,凯莱回忆:“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在干吗,不由自主地陷入对平面设计的狂热痴迷中,我们翻阅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包括印第安文化的东西、中国的东西、新艺术、装饰艺术(Art Déco)、现代主义、包豪斯等等等等,从没停过手头的活儿。”“玫瑰骷髅”便是凯莱在图书馆里的插画书上发现的,他把图像放大,并添加进足够的细节和颜色,戏剧化的效果立即诞生了。“当时,我就知道这会成为经典。”凯莱在1995年的一次采访中说。
烟纸、专辑封面与T 恤衫
他们受Big Brother and the HoldingCompany 之托设计的图像,最初是相当稚嫩的早期作品,经过复制,却被挪用为Zig-Zag 卷烟纸上的Logo。由于卷烟纸是迷幻时代抽大麻的必备用品,Big Brother and the Holding Company也因此曝光率猛增。斯坦利开玩笑说:“我们整天担惊受怕,如同患上了妄想症,不是担心警察找上门来猛揍我们,就是害怕Zig-Zag 公司的人破门而入。”
1966-1969 年,他们为超过150场摇滚音乐会制作了海报,忙得分身无术,与此同时,奥尔顿的绘画水准也与日俱增。Mouse 工作室逐渐建立起“江湖地位”,成为所有一线摇滚团体眼中的红人。保罗·格鲁什金几乎看着Mouse 工作室一点点成长起来,他描述道:“他们俩凑在一块绘图板上,凯莱喜欢从左边开始画,而茅斯则从右边入手。一星期后,一张全新的海报居然这样诞生了。”直至今年3 月的最后一次合作为摇滚名人堂颁奖礼设计了节目单的封面,凯莱和茅斯这对拍档从未分开过。
随着摇滚乐浪潮的衰退,凯莱和茅斯逐渐衍生出新的业务。70 年代中期,他们组建了名为Monster 的T 恤衫设计公司。凯莱将自己设计的海报以及改装车图案转印到了衣服上。同时,他们开始为专辑唱片设计封面。保罗认为:他们创造了唱片封面设计的黄金时代,且极为传神地反映出音乐的特征。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传世之作,比如为史蒂芬·米勒乐队(Steve Miller Band)1977年的专辑“Book of Dreams” 设计的神马图案,以及为旅行乐队(Journey)1980 年的专辑“Departure”打造的甲虫。
爱的结晶和时代的记忆
展览中许多限量版的作品被以高价售出。签名网(Signatures Network)专门经营与摇滚相关的艺术品,首席执行官戴尔·福拉诺(Dell Furano)表示,凯莱和茅斯的作品被印在节目单、海报和专辑封面上,成为60-70 年代音乐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Avalon Ballroom 是60 年代旧金山最著名的摇滚聚集地,每一个出席音乐会的观众都能得到一张Mouse工作室出品、标注着下一场音乐会信息的免费海报,其他人只需花上几美元,也能在前台买到一张。这些海报要是留到现在,如果能保证崭新,起码值5000 美元以上。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茅斯说:“要说我们与摇滚艺人的关系,那绝不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我们从不计较钱,因为当时没有别的宣传方式,这些海报可都是爱的结晶。”那个时候,所有的海报都被贴在电线杆上,而在此之前,所谓的宣传海报不过是在一张摄影作品上写上演出信息而已。茅斯回忆:“每次演唱会,我们都得画上1000 张海报,多的时候甚至达到3000 张。”
音乐家们对凯莱的评价可能更能说明问题。“他是个视觉上的‘炼金术士’,那些神秘的字母、飞翔的骷髅、头顶玫瑰的头骨,再怪异的东西都能在他咒文的召唤下老老实实,他想象力非凡,也总能准确地抓住音乐的精神本质,他是我们心灵最好的翻译者。”“感恩而死”乐队著名的鼓手米奇·哈特(MickeyHart)如是说。
- 上一篇:张大千故居
- 下一篇:百年郭味蕖:纪念郭味蕖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猜你喜欢
- 2015-03-15 “亿元时代”下的艺术品收藏
- 2015-03-15 刘益谦:亿元时代不只有我
- 2015-03-13 百件玉器精品亮相北京潘家园
- 2015-03-13 当代陶瓷收藏切忌好高骛远
- 2015-03-13 新石器时代文物竟被当石头倒进河里?
- 2015-03-13 资本凶悍 艺术品迎来强庄时代
- 2015-03-13 多元化时代的国家收藏之难
- 2015-03-13 10余位国家级玉雕大师将齐聚乌鲁木齐
- 2015-03-12 艺术收藏从“亿元时代”到“价值时代”有多远
- 2015-03-12 有争议的大师拍品首次大规模现身厦拍卖市场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