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接连推出了大型文献性画册《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备受学术界和出版界瞩目,也多次赢得重要奖项。兹请画册责任编辑、文化艺术出版社总编辑助理董瑞丽谈一些编辑体会,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那一种对艺术前辈的钦羡与敬重,以及那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京剧大师程砚秋》荣获提名奖(图书奖)。
大型文献或艺术画册要求语言精练,用词准确,图文呼应,装帧设计精美,印制精良。作为责任编辑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参与和关注画册出版的各个环节,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到画册的整体质量,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提前进入,在编委会议上加深对艺术大师的认识和领悟
大型画册一般需要召开数次编委会会议,就画册的编纂体例、文字量及图片的数量、拍摄反转片、开本大小、纸张材料、装帧设计理念、定稿及出版时间等进行反复论证才能确定下来。责任编辑应尽量参加这些会议,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落实,同时还要从编辑的角度、从出版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特别是要提醒聘请高水平的摄影师,注意所拍摄的图片的色彩要与原作一致,不能偏色,清晰度要高,否则会影响画册的出版水平。责任编辑的前期介入,可以了解画册的整体面貌,有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京剧大师程砚秋》的编纂为例,为保证画册的高水准、高质量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亲任主编,戏曲研究所刘文峰、余从、涂沛及程砚秋之子程永江担任副主编,京剧界有影响及对程派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担任编委。编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对画册的编纂体例、说明文字及图片遴选进行商讨。聆听专家们发言,包括有些争论,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学习,是对传主的不断理解和认知,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洗礼,对准确体现编纂思想大有裨益。
在此期间,我多次去程砚秋故居,与程砚秋家属商讨部分实物的拍摄,丰富画册的内容。画册以时间为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程砚秋所走过的艺术道路,表现他不平凡的人生。2003年12月8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京剧大师程砚秋》画册成为嘉宾赠书,获得一致好评。
二、认真发稿,每一个编辑环节都不离弃传主的人文精神
画册的文字和图片处处关乎一书之成败。要经编委会主编审稿、论证后,再由责任编辑进行编辑加工。责任编辑首先要浏览全部文字,了解整部画册的编排体例、内容,然后进行认真细致的编辑加工。如果画册是由多人编纂而成,要特别注意前后体例的一致性。责任编辑在对正文文字进行编辑加工的同时,还要对每一幅图片的编号、在画册中的位置、图注文字进行核对,要做到准确无误。
在编辑《京剧大师程砚秋》时,我对其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著述、引言、剧照等做了大量的核对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编辑加工,对英文部分也做了认真的核对、校译工作,使书稿达到齐、清、定的要求。
2006年5月出版发行的8开画册《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收入包括行头、古装戏衣、冠巾、脸谱、舞谱、砌末、兵械等800余幅图,并精选了大量的梅兰芳演出剧照及其1930年访美时的珍贵照片。其中图与文的核对,专用名称是否准确等成为编辑工作的重点。《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由我任责编,使70多年前的珍贵画卷得以面世,成为研究、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特别是梅派艺术的宝贵资料。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时代华章——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5卷)不仅回顾了北京、上海两院所走过的50年辉煌历史,收入了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还精选了两院老、中、青三代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作品600余件。为了保证画册出版质量,我对其中的评介文章、大事记、图片说明文字进行认真的编辑加工,对所有作品的名称、尺寸、创作年代、画家简历等进行了大量的核实工作。
三、精心装帧,为设计人员提供有启示意义的沟通
为了保证画册的装帧设计水平,应聘请有丰富装帧设计经验及独特创作理念的设计师担任装帧总设计师,从总体设计到每个部分、每一幅图片、每一个细节均进行认真、反复的推敲和调整,力争使画册端庄典雅、尽善尽美,达到国内一流的设计水平。责任编辑对画册有全面的了解,在设计之前要与总设计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既要准确无误地转达主编、副主编、编委会成员对装帧设计的要求,又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其参考。封面、内文版式、函套(书盒)的设计小样出来后,必要时要召开由主编、副主编、编委会、出版社、设计公司等各方参加的论证会,设计人员要陈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所采用的纸张材料、印刷工艺等情况(特种纸最好提供纸样,特殊的工艺最好提供有相同效果的参考样书),待设计稿、设计方案确定后,再进入全面的排版阶段。
画册的所有版面排完后,先打印黑白样进行校对,还要逐页翻阅校样,审查图文的位置是否合适,图片是否清晰,比例是否合适,版面是否美观。在出书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一次调版不到位,责任编辑要以“盯机”的方式协助设计人员全部改定后,再打印彩样进行校对,之后交主编、副主编和出版社领导做最后的审定。
在画册进入三校阶段,印张、纸张材料、印刷工艺及印数等确定后,出版部可将相关材料提供给多家印刷厂进行报价,在保证印装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作为责任编辑,要认真核对数码打样和蓝纸,做最后的把关。因在转换系统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识别错误,出现个别的倒版或乱码(特别是有造字的情况下),所以丝毫不能马虎。
精品画册的出版,责任编辑担任着重要角色,起着关键作用。我多次担任精品画册的责任编辑,尽全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2004年,大型画册《京剧大师程砚秋》荣获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设计银奖及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印刷工艺银奖,并荣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京剧大师程砚秋》荣获提名奖(图书奖)。这两部画册先后获得诸多奖项,2007年,由我担任责任编辑的4开大型画册《心迹自然——王明明花鸟作品集》荣获第十九届香港印制大奖。这些画册能够获奖,与主编、副主编及编委会成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分不开,与极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独具特色的装帧设计和精美的印刷装订分不开,但与责任编辑的辛勤付出、环环把关更是分不开的。
- 上一篇:“天下第一藏”张伯驹
- 下一篇:何海霞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展开
猜你喜欢
- 2015-03-13 当代陶瓷收藏切忌好高骛远
- 2015-03-13 钱途看好 钱币精品再现吸引力
- 2015-03-13 第2组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亮相苏州 图
- 2015-03-13 集明清家具之经典 著艺术人生之华章
- 2015-03-13 多彩多姿的中国青铜镜
- 2015-03-13 《外交报》尘封百年 再现清末外交风云
- 2015-03-13 10余位国家级玉雕大师将齐聚乌鲁木齐
- 2015-03-13 保利秋拍推出京剧名旦荀慧生藏宫廷罗汉床
- 2015-03-12 有争议的大师拍品首次大规模现身厦拍卖市场
- 2015-03-12 文艺复兴大师提香画作拍出1690万美元天价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