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百年足迹:纪念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先生诞辰100周年

兰亭书童 2007-12-14 中华绘画 评论

今年是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四位杰出的教育家、艺术家对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将于2007年12月1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联合主办《百年足迹——纪念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先生诞辰100周年作品图片展》,并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先生艺术成就与教学思想座谈会。


  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四位先生生前均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建者和中国画教学体系的主要创立者。在长期教学生涯中,四位先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画创作人才,为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和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对中国画创作在新形势下的创新与拓展以及他们的艺术成就基本代表了中国画现代的演进过程。四大教授的人品、画品、学品已经成为中国画后学的精神摇篮,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巨大精神财富。


  中央美术学院是一个有历史、有传承的大学,其深厚的学术理念和教学传统聚集了几代前辈最优秀的品质、智慧和成果,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家单位联合举办四大教授作品展和教学思想研讨会。不仅是对四位先生所走过的艺术历程、教学思想及创作理念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创作传统的梳理与回望,对今天中国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附: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1925年毕业于上海私立美术专门学校。1929年考取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师从克罗多等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受聘担任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担任北平国立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李可染先生是继黄宾虹之后,在山水画领域的新里程碑。他的个人经历、艺术思想、美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几乎概括了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演进的历史。在70年的艺术创作和中国画教学中,李可染先生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立志把中国画向前推进一步。他以独树一格的艺术品格,以其现代中国的宏大风范,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观念;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李可染先生独立的艺术体系和山水画教学体系,影响深远,为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1928参与创办《上海漫画》、主编《时代画报》等刊物,并开始漫画创作。抗战期间,担任“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漫画宣传队”领队,以漫画为武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赴香港任《今日中国》画报主编。1947年应徐悲鸿之邀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曾当选历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叶浅予先生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拓者,也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继往开来的实践者,其舞蹈人物画堪称“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当代典范。叶浅予先生担任中国画系主任期间,继承传统文化演进的自律性,以中国画基础为教学之本,实行线描、山水、花鸟、书法为中国画造型基础,逐步形成了“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传统、生活、创造”三位一体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总结出:“立足传统,紧跟时代,吞吐古今,涉猎中外,鼓励独创”的中国画教学方针。叶浅予先生的教学思想和艺术成就对民族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凌沧(1907 –1989)河北固安人。1926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从师徐燕孙、管平湖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同时担任《艺林旬刊》、《艺林月刊》编辑。後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深造。1933年至1937年任北平艺专讲师,兼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1951年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后调入中国画系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刘凌沧先生一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和教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物画家,对传承中国工笔画的优良传统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京派”绘画的代表性画家,他在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艺术创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在大型历史题材的创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代表作《淝水之战》《赤眉军无盐大捷》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重彩工笔人物画经典作品。


  郭味蕖(1908-1971),山东潍县人。早年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习西画,1937年入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临摹古代原作,并随黄宾虹学画论及鉴赏。1951年受徐悲鸿之聘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民族美术研究所。1956年受命筹建徐悲鸿纪念馆。1959年调中国画系任教,任系花鸟科主任。精鉴赏,富收藏,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革中,郭味蕖先生遭受迫害,1969年被迁返潍坊老家,1971年不幸去世。


  郭味蕖先生是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花鸟画大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美术史论家,著有《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等。郭味蕖先生是中央美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的创建人,对花鸟画教学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花鸟画的教学及艺术创作中,始终致力于在传承基础上的演变和创新,其写意花鸟画既有丰厚的传统笔墨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集中体现了一代国画家立志变革中国画的信念和探索印记。

Tags:诞辰   足迹   周年   纪念   李可染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