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又号曲江外史等。他的字号很多,据笔者不全的统计,共有二十五个之众。
他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关于他的卒年,一说卒于乾隆二十储备年癸未(1763年),一说卒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根据罗聘撰《冬心续集·后记》:“癸未秋,先生殁于扬州佛舍。”罗聘是金农入室弟子和代笔人,对先生的事了如指掌,所言应为忠实可靠。而《疑年三录》据《学福斋集》中“寿门遗集十种序”说他座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应为有误,且七十八岁未见有金农作品传世,故金农的卒年应为乾隆二十储备年癸未(1763年)。金农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元年丙辰(1735年)以布衣举鸿博不就,此时他四十九岁。他嗜奇好古,精于鉴别,收藏的金石文字达千卷之多。他好游览,中年后涉足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南、广东等地,饱览了祖国壮丽河山。后以卖画长期居住扬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衰老穷困而死。
《国朝画徵续录》说他“年五十余始从事于画”。刘九庵先生说他年六十始作画。他工诗文,善书法,喜画梅、竹、佛像、人物,间作山水,是"扬州八怪"之一。
金农书画的笔法特点
笔法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因为一个书画家在几十年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笔法特点和习惯,如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臂、悬肘、悬腕或手腕着纸以及下笔时轻、重、缓、急等特点,作伪者的短期内摹仿得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即使摹得很好作品,也只有表面的形似,要达到神似是不可能的,金农的书画也是如此。为便于读者方便和理解,下文将书法和绘画分开进行论述。
金农的书法
概括起来,有两种面貌,一种为行楷书;一种为隶书,这两种书体、金农统称为“漆书”,实践是融楷、隶于一体变体书法。
前者(行楷)颇类龙门《郑长猷造像》、《爨宝子碑》,其用笔刁而粗,结体紧凑,字的体势侧斜。这种行楷书,就楷书而言,既无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而是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但又具有器形文字般的古茂。就隶书而言,这种行楷书,既含有隶书的用笔,但又无隶书的俏丽之姿。后者(隶书)以宗汉、魏为主,得力于《天发神谶碑》和龙门造像等刻石。
金农早年隶书,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约五十岁以后,金农才独创一种隶书的变体,即融汉隶和魏楷于一体,这种自称为"漆书"的新书体,其笔划方正,棱角分明,横划粗重而竖划纤细,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
这种新书体的书写时需将毛笔的笔锋截去,使之起笔方正,如扁刷刷成,转角处亦方硬如棱角,代表作品有《相鹤经轴》、《广陵旅舍之作屏》等。而作伪者缺乏这些知识,往往把金农的行楷和隶书写成粗俗、光滑,无变化的书体,无意中露出了破绽,使鉴定者有缝可袭。
金农的绘画
由于金农学识渊博,诗文、词赋、书法均造诣高深,故所作之画,下笔即不同凡俗,深受人们所喜爱。秦祖永《桐阴论画》评:“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确实,通观金农的画,笔法古朴,拙趣横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他“年逾六十始学画竹,前贤竹派,不知有人,宅东西种植修篁约千万计,先生即以为师。”(《金农画竹题记序》)。这就说明,金农画竹的目的不在于如何准确地描写竹的形态,而在于表现竹的清高拔俗,“凌霜傲雪”的不屈精神。所以他画的竹,粗看笔法草草,不求形似,细看古朴稚拙,逸趣横生,脱尽画家习气。
金农喜画梅花,密萼繁枝,梅干不用又钩,而是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表现一种幽冷疏散的意境。他在故宫藏《梅花图轴》题诗中曰:“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先画晚来寒,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他特别喜欢画寒梅,以表现一个“清”字,他说“清到十分寒满地,始知明月是前身。”“凌霜雪,节独完,我与君,共岁寒”(见《画梅题记》)。以表现他孤傲不阿的节志。
金农画佛像,有的点缀山石花木,奇柯异叶,有的则不画衬景,但不管有无点景,其佛像均画得安祥、庄严而生拙,他在《龙窠树下佛图》中云:“予画菩萨妙相,奇柯异叶,以状庄严,恍如佛光上下,隐见在方寸也。”他又说:“余年逾七十,世间一切妄念,种种不生,此身虽属秽浊,然治清斋,每当平旦,十指新沐,熏以妙香,执笔敬写,极尽庄严,尚不叛乎昔贤遗法。世多善男子,愿一一品之,永充供养云。”(以上见《冬心画佛题记》),说明了他开始画佛的时间和原因。
金农的肖像人物画,生拙古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从表面看,显得十分外行,仔细琢磨,人物瞬间的神态、特征捕捉的很准确主动。比如故宫藏金农《自画像》,作著用简练的线条,寥寥数笔,描绘金农的生动、准确的形神。图中不同凡俗的五官,垂于脑后的发辫,异于凡人的仪表和极为稚拙的笔法,成功地表现了金农奇古怪僻的性格。画中自题“余因用水墨白描法自为写三朝老民七十三岁像,衣纹面相作一笔画,陆探微吾其师之。”说明了此画的特色和创作时间。
金农的山水人物画,构思新奇、含蓄,意境幽僻,笔法稚拙,设色淡雅、浓丽兼施,富有笔墨趣味。金农的花果画,吸收书法用笔之法,随意点染,秀逸天成,在轻盈萧酒中寓有沉厚顽强的意趣。
金农真伪、代笔书画风格
凡是金农亲笔画,大都生拙而秀韵天成;而代笔之作,大都比较工能精巧,至于那些纯属凭空仿造作品,绝大多数画风粗俗、板滞、光滑,漏洞较多。关于金农的代笔人,他考出来有罗聘、项均、陈彭、朱筠谷、杨某等,此文就不多谈了。
金农的印章
作者本人的钤印,是说明该作品是自己的亲笔的凭证,在没有作者本人署款的情况下,印章往往起决定作用。但后人可以利用前人留下来的真印作伪,造成真伪杂糅的局面。此外印章还可以翻刻,因此印章只能是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
金农的印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五十余方,其中一小部分是印文雷同,但篆法、刀法和形状大小不同的印章,如“冬心先生”印有十方,“金农印信”有七方,“金吉金”印有五方,“寿门”印有四方,“金氏寿门”有三方,“金农之印”、“生于丁卯”各二方。此外,“寿”、“农”、“金氏八分”、“莲身居士”、“金农私印”、“洁樽论阔”、“金老丁”、“一日清闲二日仙”、“努力加餐饭”、“己卯以来之作”、“与林处士同邑”、“光风霁月”、“金氏寿门书画”、“金氏寿门”、“布衣三老”、“龙虎丁卯”、“苏伐罗吉苏伐罗”、“寿”“门”联珠印等各一方。
这些印章还是早晚的变化,如早年的印有“金农”、“金农印信”、“寿门”、“稽留山民”等,中晚年的印章有“百研翁”、“金老丁”、“己卯以来之作”、“金吉金”、“金吉金印”、“金氏寿门书画”等印。
还有一些表现他怀才不遇,不满现实的思想的印章:如“一日清闲二日仙”、“努力加餐饭”、“洁樽论阔”等印。此外“布衣三老”是说自己布衣不仕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苏伐罗吉苏伐罗”印,是因为梵文的“金”字称“苏伐罗”,故刻此印。
再者一些眼力不错的收藏家的鉴藏印,对帮助我们鉴定也很有借鉴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金农的款识
书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署上自己的名款和题跋,是借以说明此件作品是自己的亲笔,以取信于人。名款又是假手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因此研究掌握好作者的名款,对搞好书画鉴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农的题款,除有一般清人署款的规律外,还有他独自的特色。金农学识渊博,文学修养水平很高,故他的署款,题诗文、词赋、画论为多见,亦善长题,“每画必有题记,一触即发。”
“金农”二字款的“农”字则有五种不同的写法。四十至五十岁写的八分书(即隶书),笔法很婉转,五十岁以后,用笔挺硬而不柔和,但他所书的尺牍与上又有不同,比较随便、轻松。 此外,金农的字号比较多,据笔者统计,共有二十五个之众,如“心出家庵粥饭僧”、“仙坛扫花人”、“古泉”、“司农”、“冬心”、“吉金”、“百二砚田富翁”、“曲江外史”、“老丁”、“竹泉”、“昔耶居士”、“金牛”、“金牛湖上诗老”、“金二十六郎”、“金吉金”、“香铁”、“耻春翁”、“寿门”、“寿道士”、“稽留山民”、“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苏伐罗吉苏伐罗”等。
金农的这些字号,还有早、晚的变化,金农早年的款,有金农、冬心、寿门、曲江外史等,金农中、晚年的款,有“稽田山民”、“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百二砚田富翁”,“耻春翁”,“冬心”,“心出家庵粥饭僧”,“心出家”,“庵粥饭僧”,还有“曲江外史”。(想了解一些金农字号的解释,请与我们联系)
以上就是关于金农书画辨伪一些知识,或者说依据,掌握了它,你的鉴定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但是光掌握这几把钥匙还不够,还要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哲理,多看实物,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 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好游历,〖足迹半天下〗。博学多才,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 。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 ,风格古雅拙朴。但不少作品由罗聘代笔。又长于题咏,〖每画毕,必 有题记,一触之感〗,也擅长书法,刻印。书法取法于《天发神忏碑》、《国山碑》、《谷朗碑》。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篆刻得秦汉法。诗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其书画题跋被辑成有冬心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杂画题记等。
-------------------------------------------------------------------------
1687年生,1764年逝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书画家原名司农,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先生别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龙祾仙客、百二砚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饭僧、三朝老民、荆蛮民、金二十六郎、之江钓师等。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客扬州最久,卖画自给,居三祝庵,至衰老穷困而死。金农博学多才,善诗词,精鉴古,喜收藏,工书画。收藏金石文字,达数千卷。书法工隶、楷,隶以朴厚见长,楷多隶意,自创一格,号称“漆书”。
50岁后始作画。自题仿作,实具新意。写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等,笔墨拙厚淳朴,布局构图,别出心裁。居当时画坛首席,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杂画题记》、《冬心斋砚铭》。传世书迹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赞》,绢本漆书。凡9行,共89字。南京博物院藏。
金农的书法融合了《国山碑》、《天发神懺碑》等书法作品。创出了以稚拙朴厚为妍、楷书中杂有隶意、个性极强的书体,自称“漆书”。他写漆书用墨,横粗竖细,直笔多,曲笔少,形同漆匠以扁刷刷抹出来的笔画。观金农此作品,其撇画很有郑(懺书的意味,毫端尖锐细长,使之避免方笔极易造成的那种沉闷板滞的匠气。金农酪爱金石文字,所见古碑、拓本较多,故此作品用笔多涩进力遒,浓墨书写如漆,字中带有较浓厚的金石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玉壶春色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31厘米横42.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图中取梅树老干一截,通贯画幅中,顶天立地,布局奇绝,又以大笔铺枝,小笔勾瓣,繁枝密萼,穿插左右,枝干以包含水分的淡墨挥写,浓墨点苔,更显出老梅凌寒的性格。“花光迷离,恍如晓雪之方开”。右侧上端有作者自题,乃知为追思五十年前,观元至大辛少府贡粉矮梅卷情事,凝思而作,款暑:“荐举博学宏词杭郡金农画记,时年七十又五。”此为金农老年精心之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山僧叩门图
- 上一篇:近现代及当代-沈尹默
- 下一篇:明清时期-周天球
猜你喜欢
- 2015-03-17 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 2015-03-16 山西绛州发现唐至明清生活用器
- 2015-03-15 43件明清瓷皆为御用珍品(图)
- 2015-03-15 紫砂七老作品处价格洼地 明清紫砂身份倍增
- 2015-03-15 北京推出黄花梨文化展 百余明清精品亮相
- 2015-03-15 明清刻本成藏市热门 150年前古籍市价2万
- 2015-03-15 明清时期床榻的主要品种
- 2015-03-15 永乐秋拍规模创历年之最
- 2015-03-13 明清紫砂老壶收藏三个常见误区
- 2015-03-13 抗战藏品屡创天价成收藏市场宠儿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