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人大首次“射礼”活动

兰亭书童 2006-04-18 画闻 评论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礼记·射义》


       也许我们遗忘了这样的时代:当英勇的华夏武士们在黄沙千里的战场上浴血鏖战,以强弓劲弩捍卫着华夏民族的骄傲与尊严的时候,同样阳刚的儒子们在桃花夭夭的家园中揖让而升、挟弓并立,耳畔是《驺虞》匀和有力的鼓点,前方是30丈之外的箭侯,身边是一册昭示射义的《礼记》。儒子们舒展衣袖,引弓而发,长箭刺破历史,呼啸而来......


    那是一个文人投笔即能从戎、儒生不是懦夫的雄健时代。刚毅、优雅、仁德、礼让,冷兵器时代的残酷战争工具,被我们的祖先射向了溃逃的敌人,也射向了华夏民族的内心。有道德的教化、有礼乐的熏陶、有体育的锤炼、有竞争的引导......华夏射礼,倾注了数千年华夏礼乐文明内涵的真正的“弓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丙戌年三月十二,2006年4月9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诸子百家园。


    神秘的华夏“六艺”之一,射礼,在消失了数百年之后,再现公众视野。这不是单纯的表演和展示,它预示着,从今天起,射礼,重新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立德正己的常习礼仪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本次人大射礼,以乡射为底本,依据条件而增减损益。毕竟,华夏儿女有数百年没有抚摸过祖先留下的弓箭了,艰辛的准备,笨拙的尝试,但是,我们的心意是真诚的,复兴的愿望是坚定的。射礼,必将与华夏衣冠礼乐文明的复兴一起,重新回归我们历久弥新的伟大华夏。


    在本次乡射礼之后,我们将适时策划组织更易实现的实践型射礼的研习活动,全面实践各种类型的射礼复兴方案,欢迎广大网友关注并积极参与,让我们一起,共同继承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共同探求复兴射礼的有效道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射礼现场,行礼前自由练习。射礼本为所谓的“阳礼”,不允许女子参加,但是我们认为,复兴不是复古,女孩子也可以参与这样有益的传统礼仪和人文体育活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英姿飒爽的汉家姑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射礼各番射的过程中,有严谨细致的礼节。射手、耦与耦,耦与宾主,都需彼此敬让。所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射礼倡导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的文明: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重视人的道德自省。射礼本质上是一种健康道德的巧妙导引方式,是华夏先民寓德于射、寓礼于射、寓教于射的珍贵的人文实践成果。

Tags:首次   人大   活动   射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