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由世界建筑大师黑川纪章、雅科布联袂设计的南京河西新城“第一区”和艺兰斋美术新馆,从方案一出台就引起多方瞩目。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予以报道。尤其是黑川纪章如何建设和保护历史名城的观点以及对当今中国城市建筑的评说引起关注。
如今,这组新建筑群,已在南京英姿初现。近日,南京市政府特地举办了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及一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应邀出席了此次“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人对话”论坛。学者们呼吁:中国当前要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塑造富有个性特色和文化魅力的现代城市。记者就此专访了黑川纪章先生。
美欧、日本最不该将居民向郊外疏散。没有居民区,城市中心像长了癌症。北京也有这样的迹象
黑川的看法是,中国模仿外国的东西太多。“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找到表现方法,是很重要的。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
中国不应重蹈日本和欧洲城市规划的覆辙。美国、欧洲、日本最不应该的,就是将城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外疏散。北京也有这样的迹象。20年前,我去北京,就曾建议北京在兴建新的住宅的同时,也要保护传统的四合院。
如果城市的中心过度发展,集中的都是办公楼和商场,而人们都居住在城市中心环的外围,这样,人们每天要乘车进城工作,会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压力。东京在郊外建了很多住宅,住那里的人每天至少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到办公室。东京中心区的政府大楼,每天晚上6点就都变得很黑暗了,那里没有居民区,看起来像城市中心长了癌症,毫无生气。北京应在市中心保留居住区的前提下再行开发。
中国建筑内外不一,非常漂亮的建筑,内部设计却很差,其实建筑物内外应该统一
黑川对记者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人们都想造又快又省钱的建筑。因为品质差,过了20年还要重新来做,其实根本就不省钱。一般人都会去算建造时的费用,很少算建造完以后的维持费用。中国现在正处于从做便宜的建筑转向做高品质建筑的时代。
中国建筑表里不一的状况令黑川印象深刻:“中国的建筑外观和里面不一样,看上去非常漂亮的建筑,内部设计却很差。最近我才发现,中国的设计其实是两次设计,第一次是设计外观,里面的设计再由其他的人来做的。其实建筑物的内外应该统一。”
担任南京城市规划顾问的黑川纪章在题为《共生城市和历史与自然》的演讲中强调:“世界上人们普遍向往居住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呢?应该是拥有历史传统,有新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能够支持艺术文化发展创新的文化设施,还要拥有教学研究机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为人们提供交流对话的空间。文化历史名城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持续发展。”
共生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科学与艺术的共生
黑川纪章以“共生”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
南京的艺兰斋美术馆是黑川纪章的第27座美术馆。这是一座以收藏明清字画为主的私立美术馆,所藏“扬州八怪”作品达250多件。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美术馆。他说:“在艺兰斋美术馆中,不仅有创作的工房,还拥有自己的研究室,研究室的设计在世界来讲也是尖端先进的。我希望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美术馆博览会上把艺兰斋美术馆推荐上去。”
共生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科学与艺术的共生。黑川称,艺兰斋美术馆就是他的共生思想的最新体现。“共生”理念萌发于1960年,当时是非常前卫的思想,直到现在推广开来,用了50年时间。
黑川的所谓“共生”水包围的建筑,江南水乡充沛的水系给黑川纪章以启发,他把水的感觉融入美术馆的设计,当美术馆倒映在水面上的时候,水也成了建筑的一部分。长墙和廊柱的设计灵感来自南京保存完好的明代城墙,廊柱在阳光照耀下的移动和变化带来了视觉节奏的律动。美术馆七个高低错落的屋顶有意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设计上则是受江南民居的影响。
在黑川纪章的建筑中,水和自然生态是重要的角色。黑川纪章在郑州新区的规划中,大胆设计了一个和杭州西湖面积相同的人工湖。黑川纪章解释说:“人是从水中生出来的,如果没有水,人不能活下去。中原文化就是黄河水养育出来的。我看过郑州过去的绘画,它有34条河,老百姓在里面洗衣服、坐船,但在过去的岁月中,郑州失去了它的水。我要传达的信息就是,要让他们回想起过去有水的时代。正因为没有水,我才要制造水,才要重新把水弄干净,造新的运河,造湖泊。这也许要花很多时间。我要做的,是要让后人感到前人为我们做了这么好的事情,有一种幸福感动的心情。”
奈良的老街两侧,有很多很窄的住宅,人生活很不方便,但居民却因自己能住在人类文化遗产中而自豪
黑川认为,曲折蜿蜒的小街道对城市非常宝贵。在亚洲的一些传统城市中,那些蜿蜒曲折的小街道是相当宝贵的。黑川认为,如果规划都按照在地图上画直线的方法,会失去对人的关照。城市规划的尺寸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车通行的方便,还要考虑到人步行在街道中的感觉。
欧洲城市是以广场为中心的,因此广场对他们的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亚洲曲折蜿蜒的街道是城市最大的特色。日本就保留了很多传统的街道,比如浅草这个城市,保留了很多狭窄的老街,和人的尺寸很谐调,那是一些很有活力的商业街。而有报道指出,“国际演艺大道、传媒大道、商务大道、金融大道、时代大道、文脉大道、仿古一条街……”几年间,北京各种主题大道蜂拥而起,肢解了京城。
城市应该像一本好书可以边走边读。城市应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和意韵。历史文化和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就是说,站在街道上,要能知道对面的建筑是什么类型,是住宅还是商店?这里50年前是什么样子,100年前是什么地方,1000年前这里又是怎样的……如果这样的历史能够遗留下来,对于一个城市就比较容易理解,才能够像阅读文学一样阅读城市。如果身处其中,却不知道自己在那里,那就是个没有意思的城市。
怎么解决存留古建筑与居住其中的居民对现代化生活需要的矛盾?
黑川说,美国二战轰炸日本,特意避开了京都和奈良两座古城,所以日本1200年前的首都奈良,800年前的首都京都两个城市里大片的木结构建筑都留存了下来。因此,至今当我们在其中漫步时,依然可以看到城市几百、几千年前的面貌。
但在奈良木造屋中居住的人,生活很不方便,在老街的两侧,有很多很窄而进深很深的住宅,里面很黑,而且不通风。道路很窄,汽车不能进入,更不能穿过。但里面的居民因自己能住在人类文化遗产中而感到自豪,他们只是逐渐地在老房子里做一些小的修缮来改进生活条件,比如设计放置空调,安装抽水马桶,添加电器等等。所以北京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存下来,同时内部加上一些现代化生活设施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好住宅的4个标准是什么呢?黑川认为,理想的住宅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与自然共生的住宅。他就住在东京市中心的一座高层住宅的11楼,在11楼的一半处,黑川做了一个阳台,上面布置了一个庭院,黑川把自然放在庭院里,有土有植物。他说,人居住的场所,首先一定要有树,有绿色。
理想住宅的第二个条件是人住在里面应该能感知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第三个条件就是风。不管是什么样的新建筑,当晚上凉快下来后,自然的风都应该能够进入建筑。这是好建筑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四个条件是在保证私密性的前提下,邻里之间可以互相了解、交流。
黑川说他小时候是住在很窄的胡同里,两边是住宅,车子进不去,孩子们就在街道上玩。孩子们是否安全,有没有遇到事故,周围的大人都可以看得见。住宅环境都在人可以看见的尺度里,是不会有犯罪发生的。
黑川纪章简介
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获奖并获多项国际荣誉。
黑川纪章重视建筑的地方性,认为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
黑川纪章在中国参加了许多设计工作,如1990年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纪饭店),其主要建筑有豪华世纪饭店、世纪剧院、国际会议厅、教育研修楼、银橄榄体育世界、中国青年婚谊宫、音像演播制作中心、电化教室等,是黑川纪章提出总体建筑设计方案,由中日两国建筑师共同设计。
黑川的主要作品,有东京银座舱体大楼(该建筑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20世纪世界建筑文化遗产)、荷兰梵高美术馆等27座美术馆。南京艺兰斋美术馆就是他最新设计的第27座美术馆。
如今,这组新建筑群,已在南京英姿初现。近日,南京市政府特地举办了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及一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应邀出席了此次“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人对话”论坛。学者们呼吁:中国当前要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塑造富有个性特色和文化魅力的现代城市。记者就此专访了黑川纪章先生。
美欧、日本最不该将居民向郊外疏散。没有居民区,城市中心像长了癌症。北京也有这样的迹象
黑川的看法是,中国模仿外国的东西太多。“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找到表现方法,是很重要的。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
中国不应重蹈日本和欧洲城市规划的覆辙。美国、欧洲、日本最不应该的,就是将城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外疏散。北京也有这样的迹象。20年前,我去北京,就曾建议北京在兴建新的住宅的同时,也要保护传统的四合院。
如果城市的中心过度发展,集中的都是办公楼和商场,而人们都居住在城市中心环的外围,这样,人们每天要乘车进城工作,会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压力。东京在郊外建了很多住宅,住那里的人每天至少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到办公室。东京中心区的政府大楼,每天晚上6点就都变得很黑暗了,那里没有居民区,看起来像城市中心长了癌症,毫无生气。北京应在市中心保留居住区的前提下再行开发。
中国建筑内外不一,非常漂亮的建筑,内部设计却很差,其实建筑物内外应该统一
黑川对记者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人们都想造又快又省钱的建筑。因为品质差,过了20年还要重新来做,其实根本就不省钱。一般人都会去算建造时的费用,很少算建造完以后的维持费用。中国现在正处于从做便宜的建筑转向做高品质建筑的时代。
中国建筑表里不一的状况令黑川印象深刻:“中国的建筑外观和里面不一样,看上去非常漂亮的建筑,内部设计却很差。最近我才发现,中国的设计其实是两次设计,第一次是设计外观,里面的设计再由其他的人来做的。其实建筑物的内外应该统一。”
担任南京城市规划顾问的黑川纪章在题为《共生城市和历史与自然》的演讲中强调:“世界上人们普遍向往居住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呢?应该是拥有历史传统,有新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能够支持艺术文化发展创新的文化设施,还要拥有教学研究机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为人们提供交流对话的空间。文化历史名城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持续发展。”
共生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科学与艺术的共生
黑川纪章以“共生”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
南京的艺兰斋美术馆是黑川纪章的第27座美术馆。这是一座以收藏明清字画为主的私立美术馆,所藏“扬州八怪”作品达250多件。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美术馆。他说:“在艺兰斋美术馆中,不仅有创作的工房,还拥有自己的研究室,研究室的设计在世界来讲也是尖端先进的。我希望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美术馆博览会上把艺兰斋美术馆推荐上去。”
共生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科学与艺术的共生。黑川称,艺兰斋美术馆就是他的共生思想的最新体现。“共生”理念萌发于1960年,当时是非常前卫的思想,直到现在推广开来,用了50年时间。
黑川的所谓“共生”水包围的建筑,江南水乡充沛的水系给黑川纪章以启发,他把水的感觉融入美术馆的设计,当美术馆倒映在水面上的时候,水也成了建筑的一部分。长墙和廊柱的设计灵感来自南京保存完好的明代城墙,廊柱在阳光照耀下的移动和变化带来了视觉节奏的律动。美术馆七个高低错落的屋顶有意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设计上则是受江南民居的影响。
在黑川纪章的建筑中,水和自然生态是重要的角色。黑川纪章在郑州新区的规划中,大胆设计了一个和杭州西湖面积相同的人工湖。黑川纪章解释说:“人是从水中生出来的,如果没有水,人不能活下去。中原文化就是黄河水养育出来的。我看过郑州过去的绘画,它有34条河,老百姓在里面洗衣服、坐船,但在过去的岁月中,郑州失去了它的水。我要传达的信息就是,要让他们回想起过去有水的时代。正因为没有水,我才要制造水,才要重新把水弄干净,造新的运河,造湖泊。这也许要花很多时间。我要做的,是要让后人感到前人为我们做了这么好的事情,有一种幸福感动的心情。”
奈良的老街两侧,有很多很窄的住宅,人生活很不方便,但居民却因自己能住在人类文化遗产中而自豪
黑川认为,曲折蜿蜒的小街道对城市非常宝贵。在亚洲的一些传统城市中,那些蜿蜒曲折的小街道是相当宝贵的。黑川认为,如果规划都按照在地图上画直线的方法,会失去对人的关照。城市规划的尺寸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车通行的方便,还要考虑到人步行在街道中的感觉。
欧洲城市是以广场为中心的,因此广场对他们的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亚洲曲折蜿蜒的街道是城市最大的特色。日本就保留了很多传统的街道,比如浅草这个城市,保留了很多狭窄的老街,和人的尺寸很谐调,那是一些很有活力的商业街。而有报道指出,“国际演艺大道、传媒大道、商务大道、金融大道、时代大道、文脉大道、仿古一条街……”几年间,北京各种主题大道蜂拥而起,肢解了京城。
城市应该像一本好书可以边走边读。城市应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和意韵。历史文化和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就是说,站在街道上,要能知道对面的建筑是什么类型,是住宅还是商店?这里50年前是什么样子,100年前是什么地方,1000年前这里又是怎样的……如果这样的历史能够遗留下来,对于一个城市就比较容易理解,才能够像阅读文学一样阅读城市。如果身处其中,却不知道自己在那里,那就是个没有意思的城市。
怎么解决存留古建筑与居住其中的居民对现代化生活需要的矛盾?
黑川说,美国二战轰炸日本,特意避开了京都和奈良两座古城,所以日本1200年前的首都奈良,800年前的首都京都两个城市里大片的木结构建筑都留存了下来。因此,至今当我们在其中漫步时,依然可以看到城市几百、几千年前的面貌。
但在奈良木造屋中居住的人,生活很不方便,在老街的两侧,有很多很窄而进深很深的住宅,里面很黑,而且不通风。道路很窄,汽车不能进入,更不能穿过。但里面的居民因自己能住在人类文化遗产中而感到自豪,他们只是逐渐地在老房子里做一些小的修缮来改进生活条件,比如设计放置空调,安装抽水马桶,添加电器等等。所以北京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存下来,同时内部加上一些现代化生活设施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好住宅的4个标准是什么呢?黑川认为,理想的住宅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与自然共生的住宅。他就住在东京市中心的一座高层住宅的11楼,在11楼的一半处,黑川做了一个阳台,上面布置了一个庭院,黑川把自然放在庭院里,有土有植物。他说,人居住的场所,首先一定要有树,有绿色。
理想住宅的第二个条件是人住在里面应该能感知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第三个条件就是风。不管是什么样的新建筑,当晚上凉快下来后,自然的风都应该能够进入建筑。这是好建筑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四个条件是在保证私密性的前提下,邻里之间可以互相了解、交流。
黑川说他小时候是住在很窄的胡同里,两边是住宅,车子进不去,孩子们就在街道上玩。孩子们是否安全,有没有遇到事故,周围的大人都可以看得见。住宅环境都在人可以看见的尺度里,是不会有犯罪发生的。
黑川纪章简介
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获奖并获多项国际荣誉。
黑川纪章重视建筑的地方性,认为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
黑川纪章在中国参加了许多设计工作,如1990年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纪饭店),其主要建筑有豪华世纪饭店、世纪剧院、国际会议厅、教育研修楼、银橄榄体育世界、中国青年婚谊宫、音像演播制作中心、电化教室等,是黑川纪章提出总体建筑设计方案,由中日两国建筑师共同设计。
黑川的主要作品,有东京银座舱体大楼(该建筑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20世纪世界建筑文化遗产)、荷兰梵高美术馆等27座美术馆。南京艺兰斋美术馆就是他最新设计的第27座美术馆。
- 上一篇:江苏睢宁儿童画作品作为礼物赠送澳外长
- 下一篇:工艺美术创意设计人才缺
猜你喜欢
- 2014-07-09 油画“中国化”的可能性
- 2010-11-02 江苏运河文化城建设在宿迁启动
- 2008-09-18 收藏者心态急功近利 油画需要“中国化标准”
- 搜索
-
- 03-04中国书法杂志
- 01-222015年《国画收藏》杂志征稿启事
- 10-08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
- 09-17四川美术家协会2014年创作基地工作会在自贡召开
- 09-12于丹:教师应多拿笔写字
- 09-0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复评结果
- 08-2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复评入选名单
- 06-24居大宁水墨鸭进驻全聚德展览馆
- 05-29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 05-16第四届 孤山证印 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动
- 7328℃被禁74年,“淫画”流落异乡
- 610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4374℃“大师风范——陆俨少画展” 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 4347℃第九届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宝安展出
- 3772℃“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揭晓
- 3339℃武强抢救年画古版百余块
- 3130℃韩国《金昌烈画展》开幕
- 2849℃七十余幅民国洋画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 2618℃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获奖名单
- 2424℃《百年巴金》大型画集出版
- 02-12中国美院昨日开考 考生达9500余人质量优于往年
- 06-0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