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正文
文人画 金石味 书卷气
文/醒晨
徐谷甫先生曾活跃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篆刻界。他不仅精篆刻、擅书画,还尽心于学术,先后编著《鸟虫篆大鉴》、《鸟虫篆全书》,合著有《两周金文选》、《商甲骨文选》、《秦汉金文选》和《古陶字汇》共六本煌煌巨著。尤其是《鸟虫篆大鉴》一书,自 1991年面世至今已再版七次,(近年又有盗版充肆)它是篆刻家必备的参考书籍之一,他是同龄篆刻家中的佼佼者。也正因为如此,徐谷甫的画名已被著名家篆刻家所掩……。
徐谷甫先生是一九八八年加入西泠印社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墨画社社员、吴昌硕研究会会员、民盟书画院画师、香梅书画院特聘画师。
谷甫先生八岁即师从海上书画名家钱泉学画,初习素描、水彩、继而学习中国花鸟画、山水画、书法和篆刻。数十年来,他扎根传统、心仪唐宋,对传统技法的理解和运用已臻高深之境。书法绘画重在“心悟”,既非斤斤于学步效颦者可得,亦非单纯靠笔塚墨池能成,惟有通其理,得其意者方可事半功倍。学习中国绘画有两条途径,一是大量临摹古代精品,谷甫初学马远夏硅、津逮四王吴恽、经由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石涛而入吴昌硕、齐白石、王雪涛、吴湖帆、应野平、江寒汀、唐云诸家;二是实地写生,谷甫醉心翰素,耐得寂寞、砣砣案头、脚踏实地、从不马虎、数上黄山、泰山、嵩山、张家界、黄果树、桂林等名山大川去写生,积累素材、体验大自然山峦云霭之变化、古树竹林之层次、洛阳的牡丹、田野的奇花异草、昆虫飞禽也都是写生的对象,有时通过照相机也来摄取一些瞬隙即逝的奇妙景象充实创作素材。
通过“心悟”,能食古而化、左右逢源、不拘陈法、直抒胸意,得心应手地写于纸上,成为一幅好画。钱
瘦铁先生曾刻有一方“废画三千”的印章以为励志。“废画三千”是每一个艺术追求者都要经过的砺练。谚语云:不要只看到骑手策马奔驰在草原上的荣光,你可知道他驯马时摔下的伤痕?东晋王右军就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唐代诗人卢延让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感慨。这些都印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的信念。
谷甫先生早在1986年便和应野平、万赖鸣、郑为等五人作为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美术家代表团访问海南岛,共22天。谷甫很荣幸和应野平先生同住一房,每天看先生画画,潇洒而随意之态使中国画的文人气在纸上跃动起来。应野平先生作画有一特点,他先用碟子内水墨,挥挥洒洒在纸上不同的部位,顿时水墨淋漓,然后在沙发上小憩,叮嘱谷甫十五分钟后唤醒他,最后用浓、次浓墨作细心收拾、钩、勒、皴、撇、点,遂使一幅山水画完成。同年,通过叶潞渊先生的介绍,拜识了唐云先生,谷甫将自己的画作《柳下白骏图》带上请教,唐先生观后表扬说“有湘岚之风”,并当即在画上题字褒扬。谷甫有缘观瞻前辈大师当场作画、写字、耳濡目染、细心体会,使他得益匪浅。展读谷甫先生的绘画作品,给人第一印象即是“文人画、金石味、书卷气”。中国文人画的鼻祖首推唐代诗人王维。他首创以诗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入画是文人自娱陶冶情操,带有文人情结,其作品流露着文人思想情感的,是一种“雅玩”,或称为“笔墨游戏”。那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情绪排遣的方式。如明代徐文长在他画的墨葡萄中就有“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和”的哀叹,是其怀才不遇的情绪渲泄。谷甫的,刚是清润的、秀气的、雅逸的、安宁的、没有火气、霸气、黑气,从那简洁凝练的笔致,清新古雅的墨韵淡彩中, 一股内敛、含蓄的书卷气飘然而来,让人顿土寸中久违的亲切感。伴随“书卷气”的,还有“金石味”。说到“命石味”,使我们油然而想起书画篆刻兼擅的“三栖”艺术家。晚清的吴昌硕、近代的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钱瘦铁、陈大羽、韩天衡等,他们在书画印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卓越的。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多种艺术的结合,其画面构成元素就包括丁主题(绘画)、题款(书法)、钤印(篆刻)。品评作品高下,并不单纯只看画得怎样,而是书画印三位一体的,在表现形式上三者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比如吴昌硕的画去配陈巨来的印,绝对是相悖而不匹配的,只有吴昌硕自刻之印去配他的画才是最合适的。由此可知, “金石味”的产生,必须有两种条件,一是从印章中来,二是从篆刻家的手腕力中而来,(并不是说手腕力大的人就能出金石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通过久而久之的锤炼才下笔似有神助,一股金石之味才会从笔墨中逸出。所以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篆刻家兼擅丹青,他的画必高人一筹,笔者也有同感。
谷甫先生书画印兼擅,从小走上的便是—条传统文人画的正路。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历史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经典作品所汇集起来的一条艺术长河。半个世纪以来,谷甫先生孜孜不倦,以情为本、游情翰墨,淌漾在艺术长河。孔夫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道、德、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诣,也就是说中国画家首先讲究的是人格、仁德精神。陈师曾先生提出:“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的文人画要素,坦称为近百年来文人画家的圭臬。
与谷甫先生交往过的人都有一个同感:谷甫为人谦虚和善,乐意助人、豁达开朗、尊师崇道、业精于勤。“学问深时,气质变化“,谷甫先生德才兼备、因此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寸:豪放之外”的绘画风格已经形成,是文人画、有金石味、有书卷气。
- 上一篇:篆刻艺术美在哪里?
- 下一篇: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猜你喜欢
- 2015-03-15 紫砂因书卷气而楚楚动人
- 2015-03-15 齐白石艺术身份引争议 为中国拍卖业晴雨表
- 2015-03-13 神秘青金石:受埃及法老艳后青睐(图)
- 2015-03-13 古代文人玩具箱拍卖场走俏
- 2015-03-13 文人雅玩:收藏的正道
- 2015-03-13 古代文人玩具箱拍卖场走俏
- 2015-03-13 传统水墨悄然变脸 国画更新仍在途中
- 2015-03-12 代表中国文人画最高水平的“四僧”作品将首次集体现身国内拍卖会
- 2015-03-12 朵云轩秋拍推出金石专场
- 2015-03-12 传递文人情怀 体悟生活雅趣:西泠春拍举槌
- 搜索
-
- 01-28印泥的收藏和使用
- 08-15中国四大名砚简说
- 08-1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 08-13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08-08巴林石玛瑙冻的形成与保养知识
- 08-08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
- 08-08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
- 08-05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
- 08-04端砚名家:陈洪新
- 08-04浅谈篆刻的运刀
- 6855℃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 3061℃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一)
- 3032℃印章名称
- 2843℃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二)
- 2838℃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 2482℃篆刻工具
- 2277℃篆刻刀法
- 1506℃刘源篆刻作品选登
- 1459℃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 1426℃战国朱文官玺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