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书论

  • 人体艺术岂能沦为色情的“替身”?

    人体艺术岂能沦为色情的“替身”?

    查“艺术”关键词被推荐九个是“人体艺术”—网络“黄风”滚滚卷土重来。尽管经历多次严厉打击,但网络色情信息仍“禁而未绝”,大有沉渣泛起、死灰复燃之势。
    笔者曾经也有用百度搜索“艺术”关键词,并被其主 ......

    2014-02-0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9 ℃ 0
  • 李壮平、李勤油画作品欣赏

    李壮平、李勤油画作品欣赏

    李壮平、李勤油画作品《东方神女山鬼系列》大全。23岁女儿给61岁画家父亲当裸体模特,联合创作了令人惊艳的写实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人们在一夜之间知道了李壮平、李勤父女。
    李壮平、李勤父女 ......

    2014-02-0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02 ℃ 0
  • 吴冠中和他的巨幅彩墨《清•奇•古•怪》

    1月15日,在上海美术馆,90高寿的吴冠中先生与其先后捐赠给海内外5家公立美术馆的160个“儿女”团聚。像他的作品一样个性鲜明的吴冠中先生中气十足、感情充沛地宣讲了只有61个字的答辞,字字掷地铿锵,始终围绕 ......

    2014-02-0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7 ℃ 0
  • 吴冠中作品欣赏(组图)

    吴冠中作品欣赏(组图)

    《层楼》







    《中国城》







    《周庄》







    《荷花岛》

    ......

    2014-02-0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19 ℃ 0
  • 女画家阚玉敏日志:画画即禅修,是一种体验的艺术

    女画家阚玉敏日志:画画即禅修,是一种体验的艺术

    女画家阚玉敏
    作者:阚玉敏
    我喜欢画画,更喜欢书法,最喜欢禅修。我用于画画的时间不多,反而用于书法的时间多一些,禅修的时间更多一些。因为一位禅师跟我说过:禅修相当于你做任何事情。
    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快 ......

    2014-02-0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8 ℃ 0
  • 于亨《寒山寺十二胜景图》中的禅意佛境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古运河畔枫桥古镇,唐代诗人张继以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篇,让寒山钟声名扬中外。新吴门画派画家于亨于2011年应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姚炎祥院长、寒山寺主持秋爽主持邀请创作寒山寺十二胜 ......

    2014-02-0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42 ℃ 0
  • 绘画是不会过时的

    最近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在一个讲座上宣称:“绘画已经过时了,”因此自己也“从来不办画展”;绘画给人欣赏的观点“在西方不到200年”。他告诫年轻人,“不要把最美好的时光耗在这个上面了”。(《美术报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6 ℃ 0
  • 人品与书品札记

    □黄寿耀
      “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画。”欧阳修《集古录》中比较早就提及人品与书品的关系,对颜真卿人书合一推崇备至。但宋代论书还是多强调修养范围,到了明代之后,评书论人时才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47 ℃ 0
  • 郁达夫:生怕情多累美人

    □许宏泉
      一
      郁达夫是一位让人怀念的诗人和作家。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见到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8 ℃ 0
  • 大画与大画家

    眼下,喜欢画大画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四尺、六尺已是家常便饭,八尺、丈二匹犹嫌不过瘾,动辄十数米、数十米、上百米、上千米……以致众多评论家惊呼“中国画已进入大画的时代”。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1 ℃ 0
  • 书法家,请远离【骈文】

    最近,古老的“骈体文”在中国似乎又开始吃香走红,不仅中小媒体对其青睐有加,甚至某国家级大报也开设“百城赋”专栏,邀请各城镇纷纷献“赋”,连篇累牍,引以为荣。去年京城更有《××辞赋》创刊,专门登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52 ℃ 0
  • 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兼谈学习的三种方式

      学习传统或借鉴他人,一般有三种方式。其一是专师一家;其二是广师百家;其三是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第一类如王原祁,他在《麓台题画稿》中说:“余…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65 ℃ 0
  • 从巾帼腕底看时代芳华

    本报讯(特约记者彭利铭)为迎接国际三八妇女节,由北京画院主办的“时代芳华———中国女艺术家系列作品展”,于3月4日至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北京画院将从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开始,相继推出一系列的女艺术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6 ℃ 0
  • 有感于书画家从“案头”到“墙头”

    □杨宇全
      棋琴书画作为古时“秀才四艺”,本是文人墨客陶冶性情、相互酬答的交流手段,书画艺术更是旧时文人涵养德行、自娱自乐、把玩清赏的雅兴之举。在过去应该说属于小众的“圈子艺术”。然而,时过境迁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2 ℃ 0
  • 求异与认同

    求异与认同
    ——从第23届亚洲国际美术作品展看亚洲当代艺术
    ■左正尧

      21世纪,全球化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意味着亚洲与西方将共同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不可预知的未来。亚洲艺术家联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35 ℃ 0
  • 今天的国画缺点什么?

    读林逸鹏《中国画的新精神》
    ■亚子
      好像很久没有读像林逸鹏这样有激情的文章了。从“废纸论”到“新精神”,如何面对曾经被批得体无完肤的中国画繁荣与反思?如何树立一种新的精神?应该说,林逸鹏近日在《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46 ℃ 0
  • 画展中的禁“拍”问题琐谈

    □周鼎 朱瑛
      2008年9月初,“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在长沙举行。这是一件好事,但却显示出当代艺术展览活动中的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拍照”问题。“古典与唯美”的西蒙画展,其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2 ℃ 0
  • 关山月与20世纪中国美术

    关山月(2012-2000)对于今天年长一些的国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原因在于1959年,他与傅抱石一起创作了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巨幅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字是毛泽东题的。国画家作画而由毛泽东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40 ℃ 0
  • 智性的承继和超越

    读林逸鹏《中国画的新精神》
    ■谈晟广
      几日前,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的来电,得知林逸鹏教授的新作《中国画的新精神》在《美术报》发表。几年前林教授的大作《废纸论》,想必业内人士均有所目睹或耳闻,如今这样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6 ℃ 0
  • 捐赠之后……

    █美术报记者 潘欣信 王凯
      近一段时间以来,“捐赠”成为美术界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先是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接踵举办“吴冠中艺术捐赠展”;继而,“靳尚谊捐赠作品展”举行,展出他多年来共向上海美术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2 ℃ 0
  • 开放思维求双赢

    ——在美术高考指导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思考
    ■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家素
      美术高考热是一种客观现象,有不少学校把它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片面地认为这只是文化学习差的同学考大学的一条途径。这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6 ℃ 0
  • 马未都,你为什么这样“红”?

    □刘晓丹
      马未都很早就在中国文化界火过。20年前,他与王朔等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很有影响。1997年,他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成立,除长年展出古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87 ℃ 0
  • 如何做大做强中国艺术品市场

    ■西 沐

      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发展,在具备一定市场基础的同时,也聚集起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及上台阶、上规模的前提。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系统的要素、结构、机制及其环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3 ℃ 0
  • 当代工笔画十病

    一、一味求大
      现在许多作品尺幅都很大,须仰视才行。虽然尺幅不是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但在以尺寸论价、以大小论展览效果的当今,追求尺寸成了时髦。不管什么题材、什么主题、什么情调、什么趣味,也不管自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17 ℃ 0
  • 评论家不应眼高手低

    在中国书坛画苑,高水平的评论家大都是优秀的书画家,很少有“光说不练”的“嘴把式”。以古人为例,顾恺之毋庸赘述;“六法”的创立者谢赫,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画家,史料记载他:“工人物,尤擅肖像,敏察默记 ......

    2014-02-02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0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