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太极拳歌释文
太极之道,阴阳之理----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分阴阳。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所以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虚)气以为和。太极拳讲:动为阳、静为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进先退,阴阳相济。
松静自然,呼吸绵绵-----松、静、自然是太极拳的三大要素,也是气功的三大要素,其强身健体之理,即在其中矣。体松神静,道法自然。呼吸绵、匀、细、长,属深呼吸(发力时为短促呼气)。初练以自然呼吸为好,久则逆式腹呼吸,且与开合蓄发相配合。
虚实开合,意动形随-----虚实开合即为拳经。处处皆此一虚实;一开俱开,一合俱合,不但形体开合,心意亦与之俱开合。意到、气到、力到,所谓“先在心,后在身”。
轻灵圆活,周身一家——虚灵顶劲,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其根在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节节贯穿;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一静俱静、一动俱动,所谓的整体劲。
刚柔蓄发,得机得势——柔化刚发,蓄劲如张弓,发放似放箭;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刚柔蓄发,皆须得机得势,所谓“引进落空合即发”。
进退转化,往复折叠。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化,太极拳的玄妙处正在于转化折叠,其难以致精致微,亦在于此,所谓“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练拳者须于此加意焉。
粘黏连随,不丢不顶。不仅在推手时应掌握此原则,练盘架子时也应遵循(无人若有人),如此才能节节贯穿、连绵不绝,无缺陷处、无凹凸处、无断续处,亦无僵硬外,用时才能:有人若无人。
懂劲明理,精进不已。明理,即明白太极拳的原理,系统地掌握其理论知识,以指导、规范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懂劲,即知晓每个动作的寓意所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太极拳的灵魂和内核,本原于武术。明白劲路的变化及用意,才能称得上懂劲。不明懂劲,空练一世,只学得皮毛,与舞蹈何异?懂劲明理后,愈练愈精,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用功既久,豁然贯通,便入规出矩,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重意不重形,“得意而忘形”,练神还虚,内外皆空,周身无僵力点、无着力点,妙手无处不浑然,而臻于“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境界。
应物自然,尽性立命。太极拳融哲学、阴阳、中医、气功、武术等诸门学科于一体,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乃性命双修、内外兼练之中华传统文化。用功既久,渐将太极之理,搬移至生命全过程,行住坐卧、为人处世,都不离这个,从而实现太极人生。
猜你喜欢
- 2017-05-12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征稿启事
- 2017-05-12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
- 2017-05-12 关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申报的声明
- 2017-02-15 2017第八届兰亭奖世界少儿书画大赛 征稿启事
- 2017-02-15 “小书画家海选”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征稿启事
- 2016-12-09 游良耀:政界大儒游嘉瑞
- 2016-11-21 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2017年春季)
- 2016-11-16 《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2016-10-21 福建农林大学80周年校庆书画摄影展现场(多图)
- 2016-10-17 刘宪坤书法作品刘仕荣篆刻作品欣赏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