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精粹 > 书论 > 碑帖 / 正文
纸本,四条屏,尺幅“121×27厘米×4”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款识:墨樵一兄属临。林则徐。
钤印:林则徐印、读书东观视草西台
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他一生勤勉于政事外,又喜读书、藏书和书法艺术,早在青年时期就以书法闻名。在他被谪前往伊犁时,“大车七辆,载书二十箧,曰: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馀皆公卿求书绫绢宣纸也”。这是说林则徐登程时,装了七车书,每箱以“东”、“壁”、“图”、“书”、“府”这首诗中的一个字编号,共二十箱,其馀均是写书法用的宣纸绫绢。他到达伊犁后,因政事相对宽暇,乃得以肆意于书法,远近争求,不数日所携绢素已书写一空。他的书法师法欧阳询,擅长楷、行书,儒雅而有劲气,风神飞动,是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
此件林则徐所书四条屏是他临习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之作。作品洋洋洒洒,气势宏大,是其传世作品中极为难得的精品。《黄州寒食帖》是苏东坡一生最得意的作品,被誉为“苏书第一”,元人鲜于枢将其列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此书自然洒脱,腴润多姿,跌宕起伏,为后人推崇不已。书后原有黄庭坚短跋一则,也就是林则徐所临的最后二条中“东坡此诗似李太白”之后文字,是黄庭坚所书,在黄书中亦属无双之品。林则徐的临习,采用的是意临的方法,将苏、黄二书融化为一,天衣无缝。其中既有苏书的自然洒脱,又有黄书的开张俊拔,更融入了自身挺秀跌宕的书风特点,读来令人一唱三叹。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0-09颜真卿书裴将军诗刻石的发现
- 07-31中草书的前锋 ——张芝《冠军帖》
- 07-11清蒲华草书四条屏
- 07-10清 林则徐临苏轼寒食帖
- 07-10宋米芾苕溪诗帖
- 07-10宋米芾行书复官帖
- 07-10宋米芾行书珊瑚帖
- 05-27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二)
- 05-21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一)
- 03-07朱家溍先生谈碑帖的鉴赏
- 10591℃苏东坡四大楷书名碑
- 4022℃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卷
- 3554℃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一)
- 3510℃宫展出五大书法绝品(1):《平复帖》
- 3086℃弘一法师临终绝笔:悲欣交集
- 3082℃艺术欣赏/ 米芾书法四幅
- 3040℃故宫展出五大书法绝品(5):《兰亭序帖》
- 2870℃宋米芾苕溪诗帖
- 2776℃颜真卿——祭侄文稿
- 2549℃柳公权——神策军碑
- 05-21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一)
- 10-22黄道周真书《嘉命辞卷》
- 10-19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卷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