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精粹 > 书论 > 历代书论 / 正文
回展右肩 头项长者向右展,“寧”、“宣”、“臺”、“尚”字是。(非为头项长。)
长舒左足 有脚者向左舒,“寳”、“典”、“其”、“類”字走。(谓“亻”、“彳”、“木”、“扌”之类,非“其”、“典”之类。)
峻拔一角 字方者抬右角,“国”、“用”、“周”字是。
潜虚半腹 画稍粗于左,右亦须著,远近均匀,递相覆盖,放令右虚。“用”、“見”、“岡”、“月”字是。
间合间开 “無”字等四点四画为纵,上心开则下合也。
隔仰隔覆 “并”字隔“二”、“畺”字隔“三”,皆斟酌“二”、“三”字,仰覆用之。
回互留放 谓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下放,“茶"字上放下住是也,不可并放。
变换垂缩 谓两竖画一垂一缩,“并”字右缩左垂,“斤”字右垂左缩。土下亦然。
繁则减除 王书“懸”字、虞书“毚”字,皆去下一点;张书“盛”字,改“血”从“皿”也。(“盛”本从“皿"。)
疏当补续 王书“神”字、“處”字皆加一点,“却”字“卩”从“阝”是也。
分若抵背 谓纵也,“卅”、“册”之类,皆须自立其抵背,锺、王、欧、虞皆守之。
合如对目 谓逢也,“八”字、“州”字,皆须潜相瞩视。
孤单必大 一点一画成其独立者是也。
重并仍促 谓“昌”、“吕”、“爻”、“棗”等字上下,“林”,、“棘”、“丝”、“羽”等字左促,“森”、“淼”字兼用之。
以侧映斜 丿为斜,、[捺]为侧,“交”、“大”、“以”、“入”之类是也。
以斜附曲 谓L[弯折] 为曲,“女”、“安”、“必”、“互”之类是也。
覃精一字,功归自得盈虚。向背、仰覆、垂缩、回互不失也。
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复。行行皆相映带,联属而不背违也。
[评点]释智果,隋仁寿年间步法家,师从智永.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隋炀帝曾说z“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心成颂》见于宋·苏霖《书法钩玄》。全文由“颂"、“注"两部分构成.“颂"为有韵文体,注文据严可均《全隋文》认为“非智果自注”。“心成"指“书法" 。
从单个字的布白结构,到行与行之间的相互映带,再到整篇的均衡匀称,作叨甲髁司?实牟??为后世书法结体立下了原则,也为重整体美的书法美学思想开了先声。作者所主张的创作应遵守动态平衡的美学思想,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据清包世臣《艺舟双椅·记两棒师语》,认为此文是谈站立时作书的手法和身法,所以有“长舒左足,潜虚半腹”,(即站立时写长幅字,右半腹一定会贴紧几案,左半腹侧离几案,左脚舒展向后,这样“气”就不会偏右上浮,从而保证了书写时的自由舒畅)、“回展右肩,峻拔一角"(即右手斜着伸展,如角向前,那么右肩也就必然展开)之说,可作参考。
- 上一篇:书品[节录]
- 下一篇: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1晚明书坛巨匠----倪元璐
- 03-11王羲之是否当过“人质”?
- 05-13窦臮 述书赋并注
- 05-13隋唐五代书法概述
- 05-13李白 草书行歌
- 05-13李白 王右军
- 05-13林蕴 拨镫序
- 05-13论用笔十法
- 05-13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 05-06王僧虔·笔意赞
- 7224℃晚明书坛巨匠----倪元璐
- 3039℃李白 王右军
- 2919℃李白 草书行歌
- 2715℃王羲之是否当过“人质”?
- 2712℃《龙凤仕女图》(图)
- 2299℃论用笔十法
- 2250℃书法史上千古疑案:《淳化阁帖》何以排斥颜真卿
- 2144℃古代名人论书法名语集粹
- 1828℃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 1800℃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 09-20入蜀记(节选)
- 06-221899——1999甲骨文书法史年表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