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钱币上的远航

兰亭书童 2007-04-16 收藏资讯 评论
       郑和(1371年至1435年)原名马三保,明初入宫做宦官。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率舰队下西洋,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其航行路线被后人称作“海上丝绸之路”。他利用航海经验绘制了24幅甚为精准的航海地图,著有《郑和航海图》及《星槎胜览》等书,对世界航海发展有极大贡献。而哥伦布、麦哲伦、库克和达·伽马等人正是利用了郑和的《郑和航海图》才完成了航海史上的壮举。

    为纪念郑和,中国金币总公司于1990年发售了一枚纪念银币,列在“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题材第(7)组金银纪念币中。该枚纪念银币面额5元,重22克,直径36毫米,发行量30000枚,由沈阳造币厂精制铸造。正面图案为国徽及年号,背面为郑和身披斗篷,手持望远镜站立在船头指挥船队乘风破浪的画面,背景为航行的船队及“5元”、“郑和”、“公元1371—1435年”字样。


    2005年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特于2005年4月11日发行了由沈阳造币厂铸造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金、银币各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由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金、银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均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彩色徽标,并刊国名、年号。1/2盎司金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郑和画像及“钦差正使—郑和”字样,并刊面额;1盎司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罗盘、星相及郑和下西洋船队组合结构图,并刊面额。


    1992年,我国发行了4枚“世界文化名人纪念币第二组银币”,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号和年号,背面分别为“马克·吐温像”、“莫扎特像”、“爱因斯坦像”和“哥伦布像”。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约1451年至1506年)生于热那亚。1476年移居葡萄牙,曾向葡王建议向西环航以探索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未被采纳。1485年移居西班牙,7年后奉西班牙统治者之命,携带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船3艘、水手87名,从巴罗斯港出航,横渡大西洋。后又三次西航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是印度,故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无论郑和还是哥伦布,这些伟大的航海家都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伟大壮举必将世代为后人景仰。

Tags:远航   钱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