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李家山水”市场常青树

兰亭书童 2007-04-07 收藏资讯 评论
今年是我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诞辰100周年。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嘉德第9期四季拍卖会上,作为重头戏推出的李可染3件山水画作品《苍山如海,残阳如雪》、《粤中所记》和《黄山烟霞》共拍出了623.7万元的价格。这3件作品均征集自海外藏家索尔·爱德乐夫妇,属于李氏山水画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拍得如此佳绩,使得“李家山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近百年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中,李可染是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师。他曾有幸得到黄宾虹、徐悲鸿和齐白石三位大师的指教,但他并未拘泥于摹仿,而是勇于创新。他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在上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李家山水”之大境界,开创了新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又一新局面,也藉此奠定了其艺术大师的地位。


    1954年是李可染艺术创作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正是自这一年始,李可染决心以山水写生为突破口,开始了他“为祖国山河立传”的路程。该年上半年李可染与画家张仃、罗铭结伴,首次长途写生,历时3月有余。1956年,再次长途写生,历时8个月,行程数万里,作画近200幅,将“对景写生”发展为“对景创作”。此后的1957年、1959年及1960年代中期,李可染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多次赴国外考察、写生,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积累经验和素材。1954年至60年代中期约10年的时间,成为李可染山水画形态成型至成熟的时期,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漓江山水成为他百画不厌的题材,成为其最具个人风格的标志性画作。


    李可染的山水画明确地将山水艺术的创意置于时代巨变之中,他的山水画雄浑博大、凝重老练,一改文人山水画的靡弱,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独特的风格。具体来讲,“李家山水”的构图饱满,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留白法”。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大多取“平远法”,视角为俯瞰式,至李可染陡然一变为“仰视法”,视角由下而上,着意刻画山之横空出世和陡峭高耸。以墨取胜,也是李可染山水画变革的一大独创。虽然他的山水画不乏用彩,如著名的《万山红遍》,但绝大多数都是以黑迷人,凭黑出奇。在光线处理上他借鉴西画的侧光手法,把光引入画面,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总之,李可染的山水画可以用黑、满、崛、湿来概括其艺术内涵,堪称对中国山水画变革的一大贡献。


    李可染的山水画集中西美术的优点,因此受到了南北藏家的追捧。1999年,李可染创作于1962年的作品《万山红遍》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中以407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当时李可染画作拍卖的最高价位。时隔一年后,另一张同样名为《万山红遍》的作品在北京荣宝秋季拍卖中以501.6万元成交。除漓江以外,井冈山也是画家笔下经常出现的题材,在拍场上表现也相当不俗。2004年11月,李可染的大幅作品《井冈山》在北京翰海秋拍上以1100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李可染作品的最高拍卖记录。2005年11月,李可染晚年的山水画杰作《烟江夕照图》出现在北京诚轩首拍上,最后以1540万元的高价拍出,是目前署名李可染画作中卖得最贵的。2006年,李可染又有《丹霞枫林图》、《千岩万壑》等佳作相继登上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的拍台,并分别取得了748万元和618.2万元的佳绩。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与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等创作的文人气息浓郁的山水画相比,“李家山水”更富生活气息,更具时代感,也更被市场看好。不过,据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女士透露,李可染一生创作的画作应不超过2000幅,但目前仅在拍卖场上就有2100余件李可染的作品付拍,可见当前市场上流通的李可染假画数量不少。李可染画作价格不断攀升,假画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收藏界。因此,藏家在购藏“李家山水”时,应特别注意真伪问题。

Tags:常青树   李家   山水   市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