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兔儿爷,来了!今年的中秋节多了点卡通气息,有了科学探索的追求,传统的“踏歌”在回归中披上了华丽的现代衣裳,“最让人纠结”的“假期日历”给传统节日挂上了一个“搞笑”铃铛,“月饼”在车水马龙中寻找到一份浓浓的爱意。中秋节内涵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团圆”,成为生活方式的擂台,成为表达情感的舞台,成为全世界华人和谐共处的精神内核之一。
“赏月”,还是在科学的海洋里“探月”?
中秋节第一件事情做什么?赏月。据报道,今年大家将看到的中秋月的视直径是十八年来最小的。中秋节当天,月亮距离地球之远为1992年以来之冠。9月21日16时,地球距离月球最远,达406165公里;到中秋夜晚8点,月亮与地球相距为405677公里。
可是,科学的精确分析一点影响不了人们的“赏月”热情。各种主题的中秋赏月攻略成为论坛热帖,“中秋”成为颇有情调的旅游主题,向年轻人招手致意。自驾赏月,秘密之旅,赏月订餐全攻略……去大理洱海还是青岛崂山,还是出国赏月?美仑美奂的月色风景图片和驴友们、女友们、男友们等年轻朋友的热情牵连在一起。
有网友发微博说:“不要在地球过中秋了,出发,到月亮去吧!GOGOGO!”这不是一个人的突发奇想,今年中秋,“探月”科普热也在京城升温。“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将于年底前升空!这一消息点燃了市民对科技、尤其是对探月技术的极大热情。科普讲座、探月书系、卫星展览等科普活动以及航天书籍都成为市民关注的对象。
“嫦娥奔月”虽然是神话传说,不管是“赏月”还是“探月”,人们对于月亮的想象和喜爱却成为一种千年不变的情怀。
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抢“牛肉”!
走走北京的西式糕点店,就会发现:精美包装的月饼成为中秋节前的主打产品。用西式糕点的制作方法来生产月饼,馅儿有了蓝莓、草莓,也有人参、干贝,什么“马赛夜曲”系列、“左岸枫景”系列都成为新的“月饼”卖点。不只是糕点店,连冰激凌专卖店都推出“月饼”形制的冰激凌。这种中西合璧的尝试,颇受年轻顾客的欢迎,可谓“复古”和“现代”的有机结合。
可奇怪的是,中秋节有人不吃月饼,吃牛肉,吃烤肉。记者在广东阳江了解到,当地中秋节前的牛肉市场“牛”劲十足,牛肉成为市民竞相抢购的最热门的肉类应节食品。有老人称,阳江人素有中秋节吃牛肉的习惯,而中秋期间去田畔买牛肉的传统也延续了很多年。
在中国内地,中秋好吃“牛肉”,那当然是算比较另类了。在台湾,阳江人能找到“知音”。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休闲娱乐网站发表最新网络调查数据发现,今年中秋节有高达65%网友认为在“家”烤肉最尽兴,因为可以边烤肉、边搭配清凉啤酒,醉了立即倒下去睡觉,舒适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