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WWW.ZHSFW.COM

首页 > 篆刻 > 印学杂记

  • 生机盎然 情趣幽远——说说魏杰的印

    生机盎然 情趣幽远——说说魏杰的印

    生机盎然 情趣幽远——说说魏杰的印
    傅德锋
    魏杰是从陕西乃至西北走出来的极具代表意义的印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优秀中青年篆刻家之一。在展览文化盛行以来,陕西印坛涌现出了几位较具影响的青年篆刻家,除魏 ......

    2013-10-2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28 ℃ 0
  • 化俗为雅 敢为人先——葛冰华篆刻印象

    化俗为雅 敢为人先——葛冰华篆刻印象

    化俗为雅 敢为人先——葛冰华篆刻印象
    傅德锋

    提起葛冰华,便让人马上联想起他的两个标志性的篆刻系列:即公章篆列和道教印系列。将现代圆形公章的形制引入篆刻,显然属于葛冰华的首创,现代公章有固 ......

    2013-10-2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34 ℃ 0
  • 以古为新 勇开新境——试论戴武的篆刻艺术

    以古为新 勇开新境——试论戴武的篆刻艺术

    以古为新 勇开新境——试论戴武的篆刻艺术
    傅德锋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印人当中,戴武显然属于比较突出的一位。他在早些年的国展上即以“古意泱泱,神采内藏”的极富个人面貌的篆刻作品赢得 ......

    2013-10-2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75 ℃ 0
  • 独执偏见 一意孤行——陈国斌篆刻简评

    独执偏见 一意孤行——陈国斌篆刻简评

    独执偏见 一意孤行——陈国斌篆刻简评
    傅德锋

    陈国斌在当代印坛是属于多方探索型的印人,他当年虽处祖国边陲偏远之地,但他的创作观念和意识却很新颖而超前。他与同样地处偏远的另一位印坛闯将——黑龙江 ......

    2013-10-2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88 ℃ 0
  • 用工精巧 气象浑穆——评点鞠稚儒的篆刻

    用工精巧 气象浑穆——评点鞠稚儒的篆刻

    用工精巧 气象浑穆——评点鞠稚儒的篆刻
    傅德锋

    当代篆刻因受各种观念思潮影响,写意印风一度风靡印坛,曾经的“韩流滚滚”与“石浪滔滔”现象至今都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王镛、林健、黄惇、徐正濂、李 ......

    2013-10-2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21 ℃ 0
  • 化他为我 法意相生——评述徐庆华篆刻

    化他为我 法意相生——评述徐庆华篆刻

    化他为我 法意相生——评述徐庆华篆刻
    傅德锋

    20世纪80年代初,韩天衡篆刻在印坛上异军突起,以锐不可挡之势,引领时流,上演了一出“韩流滚滚”的精彩好戏。青年一代,从之者甚多,而徐庆华作为韩氏的 ......

    2013-10-2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77 ℃ 0
  • 黄牧甫篆刻风格浅析

    黄牧甫篆刻风格浅析
    ■熊少云
    黄牧甫(1849~1908年),是近代印坛影响甚广的篆刻大家。其治印的刀法、篆法和章法,不与人同,貌似平淡,但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充分利用平斜曲直、粗细欹正之间的矛盾规律,于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385 ℃ 0
  • 岁月如歌——陈半丁的篆刻

    岁月如歌——陈半丁的篆刻
    ■薛元明
    对于陈半丁的篆刻,笔者以前所见不多。前几日到南京古籍书店购得一本《陈半丁印谱》,深夜灯下展读,对于这位老人有了全面认识。这种感觉基于两点,一是作为吴昌硕入室弟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244 ℃ 0
  • 沉稳厚重的赵龙篆刻

    沉稳厚重的赵龙篆刻
    ■唐春玉
    赵龙的印和他的人一样,稳重厚实,朴素洗练。
      在内蒙古书协第二次全委会上,认识了蜗居在内蒙古西部乌兰察布市一个小县城的赵龙,对他的篆刻是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想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159 ℃ 0
  • 日本近代篆刻家系谱(一)

    日本近代篆刻家系谱(一)
    ■[日] 梅舒适 撰 周 旭 译
    编者按:梅舒适是日本当代篆刻名家,曾任日本书艺院理事,日展评议员、审查员,全日本书道联盟常任总务,日本篆刻家协会理事长,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等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1316 ℃ 0
  • 20世纪的鸟虫篆印创作

    20世纪的鸟虫篆印创作



    作者:谷松章








      鸟虫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111 ℃ 0
  • 雄浑朴茂的吴昌硕印风

    雄浑朴茂的吴昌硕印风

    雄浑朴茂的吴昌硕印风



    作者:成君  







      晚清印坛在西泠八家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363 ℃ 0
  • 书法作品中的印章分类和使用

    书法作品中的印章分类和使用
    纵观古今,印章艺术风貌千姿百态,印章风格多种多样,然而,就书法作品的印章而言也不过是以下三种形式:名号印、引首印、压角印。
    名号印 顾明思意即是姓名、别号印,其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157 ℃ 0
  • 虞山派篆刻——林氏元朱,百世传香

    虞山派篆刻——林氏元朱,百世传香

    虞山派篆刻——林氏元朱,百世传香
    ■归之春

    江苏常熟,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学艺术上,虞山诗派、虞山琴派、虞山画派和虞山印派,是江南文学艺术的四颗璀璨明珠。
    虞山篆刻,始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237 ℃ 0
  • 林健篆刻作品精选

    林健篆刻作品精选

    林健篆刻作品精选



    林健,字力帆,1942年出生于福州乌石山北麓。林健幼承庭训,喜好书法,十岁即拜书法家沈觐寿门下,后承沈觐寿先生引荐,得以从游金石书画家陈子奋。在陈子奋指导下,攻读《说文解字》,并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543 ℃ 0
  • 程迟生 是粗犷还是粗俗

    程迟生 是粗犷还是粗俗

    程迟生 是粗犷还是粗俗
    ■朱以撒
    阅读2010~2011书法报·书法海选中的程迟生的十余方篆刻作品,感觉还是单调了一些,还有一些粗鄙、粗俗的气息。
    在当今众多的篆刻作品中,如果划两端来欣赏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92 ℃ 0
  • 马士达篆刻作品

    马士达篆刻作品

    马士达篆刻作品
    马士达(1943--2012)书法篆刻家。别署骥者、老马、玄庐。祖籍涟水,1955年移居太仓。六十年代初开始自学书法篆刻,因无人指点,进步甚缓。后蒙吴门诸公赐教,尤以受沙曼翁、宋季丁二位先生启迪 ......

    2013-10-23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251 ℃ 0
  • 中国当代篆刻史 简史

    中国当代篆刻史 简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篆刻艺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批在民国时期有影响的篆刻名家进入了新中国。如沙孟海、朱复戡、钱瘦铁、邓散木、陈巨来、诸乐三、来楚生、韩登安、谢梅奴 ......

    2013-10-1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126 ℃ 0
  • 中国民国篆刻简史

    中国民国篆刻简史
      民国篆刻(1912-1948)是晚清篆刻艺术走向顶峰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人们的思想更为活跃,但由于军阀割据,内战和外战频频,使民国时期的篆刻艺 ......

    2013-10-1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126 ℃ 0
  • 篆刻艺术顶峰 清代晚期篆刻

    篆刻艺术顶峰 清代晚期篆刻
      篆刻艺术发展到了晚清,从明代文彭始至此,约三百多年历史,篆刻艺术通过发展和创新,在晚清时期把明清篆刻艺术推向顶峰,从而出现中国篆刻史上出现第二次兴盛时期。在清代晚期 ......

    2013-10-1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144 ℃ 0
  • 篆刻艺术发展史高峰时期 汉代篆刻

    篆刻艺术发展史高峰时期 汉代篆刻

      汉代篆刻(公元前206-220 年)是我国古代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颠峰。在印学史上,汉代时期篆刻是一个极其重要、极其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完善了秦王朝所建立的官印制度 ......

    2013-10-1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57 ℃ 0
  • 魏晋南北朝篆刻艺术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篆刻艺术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战事频频,因而留下来以将军印及其属官印为多。这一时期的印章制度,在治印技艺上 ......

    2013-10-1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39 ℃ 0
  • 秦代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秦代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印章发展到秦汉时期,印章的刻制使用、文字已日臻完善。还设有专职官员管理印章,各类文献资料记载较多,这给我们了解和考证秦汉印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因此,秦汉时期印章是我国 ......

    2013-10-1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50 ℃ 0
  • 隋唐宋元篆刻史简介

    隋唐宋元篆刻史简介
      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的篆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880余年的时间,仍处于一种衰落时期,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书法艺术的发展,楷、行、草等字体已经非常成熟而盛行,文字的书写习 ......

    2013-10-14 兰亭书童 印学杂记 48 ℃ 0
  • 民族精神的一种范式:金石精神——篆刻艺术意识形态论

    张公者 篆刻 释文:和谐世界(原大)

    陈正国 篆刻 释文:后觉庐(原大)
      篆刻家,在更高层次上又称金石家。因篆刻使用的文字,大都是青铜钟鼎彝器上的文字(称金文)及石刻碑碣上的文字,故明代印学大 ......

    2008-07-14 shxw 印学杂记 2878 ℃ 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